刘余莉教授主讲
《孔子家语》中记载着“五仪”。鲁哀公向孔老夫子请教,怎样任用鲁国的士人来治理国家?孔老夫子说人有五等,即五个等级。“五仪”指的是五个等级: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你能够审慎地辨别这五个等级,那你就完全明白了治理的道理。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闇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庸人,就是心里没有存着谨慎行事、慎始慎终的原则,口里也不讲伦理道德的教诲之言,因此,他们不会选择贤人以托付终身,不去力行伦理道德以成就自己,在小事上明白,在大事上胡涂,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随波逐流而没有主见,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世间的庸人很多,他们每天谈论的是张家长李家短,谈的是怎样损人利己。而对于怎样谨慎地落实伦理道德的教诲,怎样提升自己的德行,他们都不去理会。“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士人心中有一定的目标,做事也有一定的原则。虽然不能够尽知道德学问的根本,但是他一定有所遵循的标准。虽然不能够做事尽善尽美,即具备各种美德,但是他一定有所安处的规范、道德。“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所以他的智慧不务多,而一定要知道是非善恶,他有一定的判断;言语不务多,但一定要说到点子上,能够明确地表达他的意思;他的行为不务多,但是一定要知道他行为的原因。“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既知道善恶,言语也能够表达清楚,能够知道它的要点,行为的原因也明了了,那么就像性命身体一样,不会改变了。就是说他心有所主,他不会随意地更改自己的志向。“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富贵也不足以让他更加的骄慢,贫贱也不足以让他有所忧戚,这是士人。显而易见,做士人是不容易的,士人他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坚持不懈,并且能做到宠辱不惊,这是士人。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君子,他说话忠诚守信,心里没有埋怨;行为符合仁义道德,但他又没有夸耀自己的神态;思虑非常的通达明了,言辞却不专断。他信奉道义,而且身体力行、自强不息;他所作所为是自自然然的,就好像你能够超过他,但终究又赶不上。这样的人就是君子。“所谓贤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贤者。”所谓贤者,他的德行符合礼法的要求,中规中矩,行为一定没有逾越。他的言论可以成为天下的标准,让天下人效仿,又不伤害到他自身。他的道可以教化百姓,也因为他自己身体力行,所以伤及不到本人。如果他富裕了,天下的人就不会积财丧道。因为他富裕了,就会惠施百姓,不会把钱财都积累在自己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他惠施天下,就没有病贫的人。这就是贤者。
“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圣者,他的德行合于天地。《易经》上说,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他不是像贤者那样中规中矩地去做事,他会随着这个时节因缘来变通无碍,没有一定的执着。他能够穷究万世万物终始的规律和道理,能够使万物自然协调,能够把他的大道传布天下,使天下人自然地改变情性,形成一定的道德品性。他的光明和日月同辉,他的教化的影响也非常的神速,就像神明一样,效果非常的神奇。一般的百姓不知道他的德行这样的高大,即使见到他,也不知道他高深莫测,不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因为他不是要故意表现得与众不同,他和众人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他的德行教化影响却非常的广泛,这样的人就是圣者。
这是“五仪”。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lyljs170112.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 群书治要十讲 刘余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