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述
劝谏长辈是本分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劝谏父母、领导者,是为人子、为人臣应尽的本分,就是部属对领导人有劝谏过失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劝谏过失的责任。中国人讲孝顺,这个“顺”不是父母的所有要求都去做,而是要先分辨父母要求的对错与否,我们要用理智去孝顺父母,父母确实有过失时,而我们没有劝诫,便是陷父母于不义,就不是为人子所应有的态度。“号泣随,挞无怨”,纵使父母不能接受,我们也绝无怨言,因为我们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劝谏父母不是说他不听就算了,以后不劝了,这样的态度就已经忘记了为人子女的本分。所谓别人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做对,我有没有尽到本分。
态度方法要得当
劝谏别人的态度、方法要正确,否则会适得其反。劝谏他人,我们要了解,一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当劝谏无效的时候要“悦复谏”。悦是喜悦之意,就是你要抓准时机,看爸爸比较高兴了,或者看领导人心情好的时候再去劝。不要在父亲很不高兴的时候劝,那就可能会遭一顿痛骂。所谓“悦复谏”是要我们审时度势,这样才能收到劝谏他人的效果。
劝诫父母是否得当?第一要从我们的存心看,第二要从我们的态度看,第三要用对方法、用对时机,第四要很有耐心。这四种态度,在《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一句教诲里都显示出来了,“亲有过,谏使更”是一片孝心,态度是“怡吾色,柔吾声”。我们劝谏父母,可不可以用跟孩子讲话的态度?那父母一定不能接受,所以要“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假如你劝谏了而父母不听,还要不厌其烦,复就是不厌其烦的耐性,悦就是时机、方法,要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劝。
要看存心
我们劝别人,他不能接受,就要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真心诚意希望他好,还是我们有控制的欲望?你一定要听我的,不听我的就很生气。我们用这种控制的态度去要求别人改,他一定不容易接受。我们在教书当中也常常会有学生来告状,说某个同学怎么样,某个同学又怎么样。当学生来告状时,我会问他:“你今天来向老师说这个同学做错了,你是希望他改过,还是看别人错了,你幸灾乐祸?假如你是真心希望他改过,那你直接去跟这个同学讲就好了。”学生受到老师的启发之后,他自己的态度、存心就会转过来,往往他也会很客气去规劝这位同学。当然我们也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态度,当别人规劝你的时候,你要做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引导孩子,当同学讲出你的缺点,应该谢谢他,应该跟他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孩子都有这样的态度,就能和睦相处。
要看态度
我们劝谏别人的态度,一定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我们要和颜悦色、细声细语、平心静气的劝谏父母或别,如果我们在劝谏别人时动了气,就会影响他人的情绪,我们不动气,他也不容易动气。
要用对方法用对时机
什么样的时机规劝人比较好?俗话说:“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称赞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做的好事,你可以在人群当中讲,因为可以让其他人“见人善,即思齐”,你给予他肯定,他也会更积极努力。但是在规劝别人的过失时,应该在私下,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规劝。为什么要在没有他人的时候?因为成年人很爱面子!但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把面子卖出去。而从人情上讲,我们还是要体谅、顾虑别人的面子,这就是要“规过于私室”。当你如是做,对方也会觉得你很能为他着想。假如你是在公众之中把他的过失讲出来,可能当场就发生冲突、辩论,所以规过于私室,就是抓对时机。
《论语》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时机已经到了,你可以劝诫他,但是你却没有劝他,这样是我们没有把握好时机,就是我们失职了,失了做子女之职,或者失了做朋友之职;时机还没到,你太急躁就跟他讲了,这样是“失言”,你可能讲错话,善心可能行了恶事。
在隋唐之际,唐太宗的父亲李渊,他带着军队南征北讨,有一次李渊决定要带军队往这个路线走,唐太宗一看,这个路线很可能会遇到敌军的埋伏,会全军覆没,所以李世民就一直劝他的父亲不可以走这一条路线,但是他的父亲不听。结果那天早上就要出发了,突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大哭,李渊觉得很奇怪就走出来,看到李世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然后李世民就说:“父亲,这样去铁定会让全军覆没。”他说完,愈哭声音愈大。《弟子规》所说的“号泣随,挞无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演。他父亲一看,这个儿子还真是难得,坚持要劝诫他,后来就改变了路线,使军队没遭遇危难。李世民这一哭,把整个唐朝的命运扭转过来,所以劝诫要用对方法。
要很有耐性
人老了就怕身体不好,所以我们要常常跟父母沟通一些健康的观念,有了健康的知识,父母才会做出健康的抉择。现在的老人见了面都会说:“吃差一点才不会高血压,才不会得癌症。”因为年老吃得愈清淡,身体的负担愈少,所以你也要跟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上一代穷怕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多吃些鱼肉,不然营养不够,若是这样想,就是好心做了错事。现在都提倡吃糙米、胚芽米,那是全营养素,白米饭只含醣类。但假如我们拿糙米、蕃薯给父母吃,他们的观念一时转不过来,也无法接受,你就要循循善诱去沟通。要父母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也不是一蹴可即,欲速则不达,我们不可操之过急,不可强加于人。如果你说:“你们就是给我吃就对了,不要说那么多”,这样父母的心里会很不好受。当一个人的心里不好受,吃下去的东西再有营养,也不容易消化吸收。
“谏不入,悦复谏”,现代人假如劝一次就听了,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如果有这样的人,你们一定要打电话给我,我要找他出来弘扬中国文化,因为他可能是颜渊,颜渊是不二过。
“号泣随,挞无怨”,纵使被误解了,还要能坚持劝导,坚持做下去,就是挨打也无怨无悔。我们要想帮助、劝勉别人,首先要做到不怕委屈。譬如有一亩田没有水,地都裂开了,里面连只蚯蚓都没有,连一些微生物也没有,这样的田难道你还指望它明年开花结果,收成稻谷?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给这一亩田打基础,不但要灌溉,还要施一些有机肥,还要经过耕地、播种,和几个月的田间劳动,才能收成稻谷。所以,我们劝勉父母、劝勉亲友,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委曲求全、百折不挠的态度。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我们劝导别人没有效果,就要理解问题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我们处处反省自己,那劝诫别人的智慧就会愈来愈高,别人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诚意,一定会转过来。我们要抱持一个态度,假如别人不听我们的劝告,是因为我们“德未修”,所以“感未至”。
有位读书人叫孙元觉,他们所住的地区有个很不好的风俗习惯,就是父母年老生病了,就背到山上,让他们自生自灭。孙元觉的爷爷年老生病时,他的父亲就要把爷爷背到山上,孙元觉就劝父亲不要那样做,但他父亲不听,无奈他就跟父亲一起背着爷爷上了山。把爷爷放下后,他的父亲要回家,孙元觉马上把背爷爷的竹篓子捡起来要拿回去,他父亲说:“这个竹篓子不要拿回去,放在这里就行了。”他就对父亲说:“不行,这个我要带回去,以后等父亲您老了,我再用它把您背上山来。”他父亲听完心里很惭愧,立刻把爷爷接回家。这是很善巧的规劝父亲,所以我们也要观机而行,用柔和的言语来规劝。
信任是劝谏的前提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子劝别人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很信任他的时候,才可以劝诫;当对方还没有信任我们,我们就去规劝,他会以为我们是有意中伤、毁谤。所以,我们要规劝父母、领导者、伴侣、朋友、或兄弟,首先就要让他们产生信任,我们的劝诫才会有效果。如何赢得亲友的信任?绝对不是凭空而来,必须通过我们真心的关怀与付出才能建立。
有些朋友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但是别人看到他就会赶快跑,觉得他很烦人、很嗦,然后会跟他说:“拜托你,不要再照顾我了”,有没有这样的人?有!自己帮助别人累得要死,却让人家嫌得要命,那是因为他的关怀与付出没有针对别人的需要,所以才不受欢迎。我们要善于观察他人的需要,然后再去付出,自然而然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受到别人的欢迎,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我们所说的话,他就很容易接受。
在父子关系中,父亲对儿子信任,就会放心;儿子赢得了父亲的信任,也会更加地孝顺父母。在君臣关系中,上司最需要我们去帮他承担工作的责任,而我们都能默默的做,每次做得能让上司放心,这就是针对上司的需要去付出,他就会非常信任我们。夫妇关系也是如此,比如太太把家务整理好,把孩子教育好,让先生没有后顾之忧,先生就会信任太太,太太所讲的话自然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