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从根本去学习。礼的根本是什么?我们上一次在礼篇的“绪余”当中有讲到,“礼之体,敬为主”。《孝经》当中也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礼是外在的礼仪行为,它内在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恭敬、真诚的心。而所有的礼都是从恭敬心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比方我们恭敬天地、感恩天地,所以有天坛、有地坛,包含祭山,山川大地,这个都是感念万物给予我们的恩德,人这样厚道。人不感恩天地万物就变成什么?恭敬心没有了,傲慢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出来了。什么傲慢心?人可以主宰一切,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忽略了天地的平衡跟循环,这傲慢。自私自利,就会觉得所有的东西我用了应该的,不感恩天地,接著不感恩父母。这都是心性偏掉慢慢形成的错误行为。不敬天地,我们看现在的人,把父母的养育、教育都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你没教他恭敬、没教他孝道。有些父母被孩子忤逆得很无奈,孩子不只不能体会父母的苦,还讲一句话,“谁叫你要生”,有没有?你看孩子这一句话,折尽他人生半生的福分,这样对父母讲话。假如孩子现在都造这样的罪孽,你说以后怎么会没有大灾!闽南话讲的,“人要是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人不照天理,那老天爷也不照规矩,老天爷要收人,收谁?收不像人的人,他已经失去做人的资格,老天爷就要把他收走。
《左传》当中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诗经》上讲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所以这个祸福是自己招感来的,但问题是孩子会讲这么忤逆的话,还是我们父母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教做人、教孝道。所以礼义是一个人做人的规矩、准绳,礼义,他懂礼、懂道义。忠信,我们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悌是做人的根,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忠信是动力。一个人为什么可以为家、为自己的本分,甚至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竭尽心力的奉献,因为他有忠的人生态度。信,对人诚信、守信,承诺给别人的事情终身不敢忘,尽心尽力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古人做得更彻底,不只言语的承诺,自己心上起的念头都不愿意违背,谁做出了榜样,我们印象很深的“季札挂剑”,“心已许之矣”,我的心已经说要给他了,“岂以死倍吾心哉”,怎么可以因为他已经死去了,而违背我的良心、我的信诺?而礼义就是准绳。所以孔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他道德不能立足,他在人群当中也很难生存。
我们体会到礼的本质是恭敬,礼是报本反始、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精神。我们除了对天地恭敬之外,我们上一次,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在《群书治要》当中的一段话,“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你们怎么都无辜的看著我,算了,今天开春第一次见面,不要太常考试。但是我们在领纳经典这些教诲,假如用心去感受,都觉得这是太精辟的人生道理。所以敬天敬地,因为天滋养万物,我们感谢它。先祖,我们这个族群就是靠先祖的血脉、先祖的教诲,我们的家道一直这样传下来,所以不能忘祖。我们看近代很多华人、中国人遭大难,跟忘了祖先有直接的关系,叫数典忘祖。数典忘祖,不听圣人的话,灾难就来了。所以我们看《孝经》里面有一段话很精辟,“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把这一句话,再跟我们刚刚念的礼有三个根本,体会就更深了,没有英明的领导者跟社会上好的老师,天下怎么可能安定!但是现在的人不敬国家领导,不敬至圣先师这些圣贤人,又不敬自己的父母,那焉有不乱的道理?他做人的本都没有了。所以我们敬祖先,当我们能更了解我们的祖先,我们就更爱我们的民族、更敬佩我们的先王,进而去效法他。大家有没有查过你们家姓氏的始祖是哪一位圣人?还有人摇头,来人,待会带他们去图书馆查百家姓。你们不要紧张,我是还算仁慈的,真的要去查,这叫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