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
“求其过”,“求”,就是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用什么方法?自己读经、听经对照自己,或者虚心向人请教,希望他们旁观者清,给我们提醒,这个都是求具体的一个做法。确实,“求其过”并不容易,当局者迷,有时候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弟子规》当中讲到,“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那也是一个能够反思,“他的过失我有没有?”就很容易藉由别人的过失赶紧来反省自己。有这个态度,每天接触一切人,好的,你跟他学习;不好的,他也是你的善知识,他让你反省自己,这样要求其过就比较容易了。 修道的路上,“专求己过,不责人非”,为什么?因为专求己过时间都不够用,假如还去责人非了,你整个精力、专注力就统统被牵动过去了。从哪一段话可以明显感觉到确实如此?从子贡有一次批评别人,夫子给他的提醒就完全可以展现出来。《论语》里面讲,“子贡方人”,方人就是批评、指责别人,“子曰,赐也,贤乎哉”,他提醒他的学生,你很贤德了吗?可以批评人了吗?“夫我则不暇”,夫子说他,不暇就是根本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看人过,甚至去批评人家。确实,真正用功对治自己习气,都觉得二十四小时不够用,那一去看别人过失了,自己的觉照力就愈来愈差,脑子里都是别人的不好和对人的成见,然后那种指责、傲慢、瞋恨心就一直在那起来,一直在那绕。不察觉会变成习惯,变成什么事都是先检讨别人,“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他慢慢的没看到自己的问题,都是看别人,那这个就跟圣教不相应了。 圣教是心性之学,是内学,它向内求,不能向外看、向外指责、向外要求了。在经典当中讲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批评别人错误、指责别人,反而应该先求自己之过。包含,“他真的做错了。”他做错了,我也求其过,第一个,他的错我有没有?第二个,他错的时候,我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这个事情?一察觉,“我的心错了。”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我一指责了,我又错了。为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指责于事无补,你得赶快先体谅他,跟他一起收拾善后。这个时候指责只是情绪化,对谁都没帮助。那不是又发觉我们很容易动情绪的过失了吗?很不能设身处地的去为他设想了吗?那这个恕道不又缺乏了?所以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学生,才能求其过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903112.asp |
恭摘自 55-057-0078 |
感恩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