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师经鼓琴


师经鼓琴”。“师经”是一个乐师。以前的乐师很不简单在哪里?他为了能够编出、弹出更好的乐曲,他把自己的眼睛弄瞎,这样他的耳朵就会更敏锐。为了能利益他人,他能牺牲自己。
 
    所以他在弹琴,“魏文侯起舞”。魏文侯是魏国的国君,国家的领导者。“赋曰”,音乐很美妙,魏文侯当下心情很好,就赋一首诗出来了,讲起话来了。“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他说道,我所讲的话没有任何人违背,都要听我的。他就这么唱着这一句。
 
    结果这个乐师师经,“援琴”,抱着这个琴,“而撞文侯,不中”。这个乐师听到魏文侯讲这句话,抱着琴就冲撞过去了,非常的突然,没有撞中。当然,因为魏文侯也会闪,结果他一闪,因为太突然了,他自己一躲,也整个倒下去了。
 
    “中旒溃之”,这个字(旒)念liú(ㄌㄧㄡˊ)。“中旒”就是以前国君戴的那个帽子前面都有玉串,这是“中旒”。结果那个玉串被突如其来的冲撞,倒下去坏了,那个玉串的珠子都掉在地上了,“溃之”。
 
    结果魏文侯被吓了一大跳,然后应该是挺生气的,马上就说了,“文侯谓左右曰”,对着左右的人说,“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一个臣子冲撞他的国君,要撞死他的国君,这是什么罪?“左右曰:罪当烹。”应该把他煮死,那个时候的刑罚是这样。
 
    “提师经下堂一等”,左右的士兵就把师经抓起来了,要去行刑了,才往下走一阶。“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大王,我可以讲句话再死吗?“文侯曰:可。”你讲吧。以前特别尊重要死的人,因为人都要死了,满他的愿吧。
 
    “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尧舜当国君的时候,“唯恐言而人不违”,就怕底下的人不提一些不同的意见,就怕底下的人不能从其它的角度来补充他,甚至质疑他的一些思考跟决定,因为要集思才能广益。所以尧舜是很怕自己讲的话没有人反驳,没有人能提更宝贵的意见。所以圣人虽有智慧,他们还是很谦虚,很懂得集合大家的智能。
 
    “桀、纣之为君也”,这个夏桀跟商纣他们当国君,就怕人家提不同的意见,违背他的意思,全都要听他的。所以他讲,“臣撞桀纣”,我刚刚(因为他是瞎子),我刚刚是以为听到了桀纣在讲话,不是要撞我的国君,“非撞吾君也”。
这些大臣很有智慧,他们讲话都是引经据典,对历史都很清楚,然后也很含蓄,就是让听的人提起正念。其实人迷惑的时候他只要正念提起来,问题就解决了,“圣狂之分,在乎一念”。所以以前当臣子,这个历史还要读得很通,各种不同的因缘,他都用那个最适合的案例来提醒。
 
    比方有一次,唐太宗有一匹心爱的马被他的下属给养死了,结果他就非常生气,就要处罚这一个下属。结果他的妻子长孙皇后,就跟他讲了个故事。所以诸位太太,历史要多读一点,用故事跟先生讲,他很佩服。历史是一面镜子。她也没说唐太宗不对,她只跟唐太宗讲到,春秋时候,齐国的国王齐景公,有一天,他的宝马被下属给养死了,他很生气,判死刑,就要杀死这个下属。当时候,齐国有一个贤臣叫晏子。
 
    大家听过晏子没有?身高不高,但是很有智慧,很聪明。他身高很矮,到楚国去的时候,那楚国人要羞辱他,开个狗洞给他,不开正门给他进。结果晏子说,到狗国才走狗门。人家门就开了。他反应非常的敏锐。
 
    结果他看到齐景公这么生气要杀臣子,然后还补一句“谁有意见,跟他一样”,赶紧就要杀了这个臣子。谁都不敢讲话了。但是晏子就说了,“国君,这个人罪该万死,来,我来处理。”他就站出来要处罚这个下属。
 
    然后他就对这个下属讲,“你犯了三个最严重的罪,一定要处死你。第一,你把国君最心爱的马养死了,第一罪;第二罪,你让国君因为一个下属把他的马养死了,而要处死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齐景公爱马不爱人,你这第二个重罪;第三,你让所有天下其它国家的人,都知道齐景公为了一匹马杀人,杀了他的下属,所有的国家都看不起我齐国,第三重罪!你罪该死。”齐景公听了,“好了好了,把他放了,把他放了。”
 
    你看,他也没有去批评齐景公,他只是把国君的正念给提起来。人生气也是假的,是不?念头一转不就没事了嘛。我们上次什么时候生气的?拿来看看。生气是假的还是真的?所以能让人提起正念,他很多错误的行为就可以避免了。
 
    所以文侯听了,“释之”,放了他吧。而且更不简单,“是寡人之过也”,是我错不是他错了,我还得感谢他的提醒。而且这个魏文侯怕自己忘了,“悬琴于城门”,把这个撞坏的琴放在城门。“以为寡人符”,就让我时时看着这个城门,都记得我今天的这个过失。而且放在城门,让老百姓都看着,来监督他,这个不简单。
 
    所以,诸葛孔明他能得到人民的爱戴,他就有“布所失于天下”的态度,把自己的过失都公布出来。而且还请下属“勤攻吾之缺”,把缺点公布出来,让下属能针对自己的问题、缺点,都能够提出来。而且“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调动大家的参与,调动大家的智慧。所以常能多商量,少用命令。商量,把大家的智慧、经验都调动出来;命令,他只能接受,也不敢提意见,他的能力也上不来。甚至于命令错误的,他反而会觉得愈来愈不认同,愈来愈没信心了。诸葛孔明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还是非常谨慎,集大家的智慧。
 
    所以魏文侯这个国君不简单,魏国在他在位的时候还是很强盛。而且“不补旒以为寡人戒”,就是他那个玉串,冠冕,坏了不用修了,他每天一看到断掉了,他就知道,哎哟,我要多“集众思,广忠益”了,要能听取大家宝贵的意见。
 
注:“师经鼓琴”出自《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