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学了然后去思维、去观照自己,进而把它落实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个“尝”是曾经。孔子说到,他曾经整天没有吃饭、整夜没有睡觉,然后都在那里思维、思考。“无益”,就是继续这样想下去,觉得没有太大的受益。“不如学也”,还不如好好的深入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典。
 
  从这里我们可以考虑,就是只是思考而不学经典,首先我们所思考的,很可能掺杂自己的这些执着点,想半天好像也都不是什么好的方法,想来想去,最后想得精神都很疲惫,甚至想到脑神经衰弱。我们冷静看看,好像很多学一些哲学、心理学,那个理论太多,里面讲的专家又很多,然后学啊学啊,学到最后又学不通,想啊想啊,想到最后精神都受很大的影响。而他所学的那些人讲的话,那些人是不是觉悟的人?不见得。所以很多学心理学的人,他不见得比较快乐。你们有没有学心理学的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哪个学心理学的人笑得跟弥勒佛一样?哪个学心理学的人跟师父笑得一样快乐的?我不是说没有,我是想说大家去观察观察。所以很多时候反而读很多书的人、看很多书的人、一直在思考的人,反而烦恼很多,很多事都想不透,他一直在思考。
 
  再来,他思考当中没有一个依循的真理,无所依循、对照。最后想半天,还是没有办法决定怎么想才是对的,疑而不决。大家有没有经验,就是你在考虑一件事情,考虑来考虑去,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心都挂在这件事情。累不累?你们好像都没有什么人生的疑惑,心上都没有装事。你在对一件事情举棋不定的时候,那是特别耗损人的精力的。有没有突然读经的时候,看到一句经句说,想通了,就这么做就对了?那是因为有经典的依循,你才不会在那里怀疑,没有办法判断抉择。
所以“以思”,最后疑而不决,想到最后精神耗损,感觉没有太大的益处,“不如学也”。这个学就是“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对经典没有怀疑,相信古人,而且很积极、努力的去深入这些经典,“敏以求之”。
 
  在后面的经句,还有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刚刚我们讲的就是“思而不学则殆”,他很疲怠了,他很犹疑不决了,这个都是“殆”的意思。但是“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学,没有去正思维,学了以后没有想,这个道理如何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那学了老半天,该怎么烦恼还怎么烦恼。他没法提升,迷惘了,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提升自己,他没有去落实。一定是解行相应才能够提升。而且学了以后,不去思维、去落实,那就“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他自己反而要求别人的心增长了,他觉得:我学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旁边的人都不认同我?他又没有从自己的身上去反思的话,他也会很迷惘:怎么都不理解我?这么好的东西。
 
  包含他学了不去思维怎么落实,有可能他去做的时候,都是偏离这些道理。学了以后没有好好去领纳经义,进而去听经,知道怎么去下手、怎么去改进,就学了这些经句,然后去要求人,或者顺着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做出来都跟圣贤的道理是不相应的,那他可能会把中华文化的招牌都给影响了。人家一看,“学传统文化都学成这样”,那人家就不学了,那就变成“诬罔圣人之道”,把圣人之道都给抹黑了。“诬罔圣人之道”,这一点就很提醒我们,学了之后要深解义趣,要多听经明理,明白之后要去落实。学了之后听经也不明,那很可能还顺着自己的意思解释,用出来就愈学愈执着,身边的人都很难认同,诬罔圣人的形象,就有可能发生了。
 
  我记得,我当时候第一年教书,跟同仁相处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跟他谈论经典,也不是刻意的,就谈到了,他就知道我有在学习中华文化。结果他眼睛瞪得很大,他就说:“啊,你是学这个的?学传统文化的?”我从他那一句“啊,你是学这个的?”大家听懂没有?“听思聪”。学儒释道这些中华文化的人,在他的心目当中,是长什么样子的?可能会给人家压力,或者什么的。这是他本来的感受。他假如觉得很有压力,那他就不是很愿意去学,那就变成我们的行为变成他的障碍了,那就“诬罔圣人之道”了。所以师长也提醒我们,学传统文化以后,要让人如沐春风,走到哪里很柔和、柔软,不去指责、不去控制别人。这些教诲我们听了很多次,学了然后去思维、去观照自己,进而把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