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传统教育 / 文章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一个人在劳动的时候,他就会去思考,我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我怎么把人与人的关系处好,怎么团结大家,把事做好,“劳则思”。“思则善心生”,他愈去思考,很多事情都考虑得愈周到。人都没有什么承担,都不负什么责任,他见识不会增长,专门会挑人家毛病,只会坐在一边,在那里放马后炮,批评。

    为什么?人真正常常付出了,他就知道其实做事不容易,“事非经过不知难”。所以常常思考、常常劳动的人,他能体恤别人的付出,体恤别人的难处,所以叫习劳知感恩。他边做,那个感同身受的心就提起来了:啊呀,我妈以前真不容易呀!他到厨房去帮忙,他以后吃每一餐,他就感激厨房的这些工作同仁。他去扫过厕所,他以后用厕所,他就会想到,背后都是这么多人的付出。所以“劳则思”。讲半天,不如做做看,是不?

   我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种菜,自己真的去耕耘,我记得我还种了红萝卜,种了好几个礼拜,终于成熟了。结果,那个红萝卜拔起来,我朋友:来来来,我尝一尝。然后,没有用农药、没有用化肥的萝卜,长得不会很大,小小的,结果他说我尝尝看,喀喀喀,差不多四口就不见了。我种了好几个礼拜,他几口就没了。包含种的那些空心菜,一上桌,本来空心菜这么一大把,变成这么一小撮,然后不到一分钟,每个人夹一口,全夹完了。自己真的这样付出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吃菜、吃任何东西,都很感谢,一粒米都不可能给它浪费。那种感受,都是从劳动当中,很自然形成的。

    所以我们教孩子,还是要注重实践,让他真正去做过,他就有感觉。不然,我们曾经带一群小朋友,差不多幼儿园年纪,他们住在大都市里,结果把他们带到乡间,刚好正是要插秧的时候,那是水稻。小朋友看到那个水稻就在那里讨论:走下去会不会死掉?因为他也不知道那个水底下有多深。然后旁边人跟他讲:不会啦,那个底下有水泥。他都是自己想象的,底下哪有水泥。他连田都没看过,但是当他自己踩下去了,他就知道什么叫水稻,什么叫田地。

   结果那一天他们就在太阳下插秧,结果做了一整个上午,到中午回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就跟他们说,你们今天插的秧,差不多就是你们今天吃的这一碗饭。他们说,哇,累了一整个早上才这么一碗饭。他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了。就不会人家问他米从哪里来的,他说从厨房来的。然后说,那厨房的米从哪里来?从商店来的。问半天,他还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所以这一群孩子,假如隔天再让他们读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大家想一想,他记不记得起来?他印象会很深,他以后吃饭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让孩子勤奋,要让孩子能体恤别人的辛劳,一定要让他多做一些事、多干一些活才好,他能感同身受。

    所以往往一个人有成就,都可能是家里比较穷困,从小勤奋。所以叫“建功立业者,多穷苦家之男儿;败家亡身者,皆富贵家之子弟”。因为他从小就富贵,什么都不干,只会挑毛病,什么都视为理所当然,他的福就一点一滴就折光了;反而从小刻苦耐劳,成就了他设身处地的心,还有他整个生活的能力,反而有成就。所以贫穷不见得是坏事,富贵不见得是好事。所以老子说“祸福相倚”,这个很值得我们为人长辈的去思考。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325g.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5-028-00013    
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