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里面有讲到,夫子讲,“父母唯其疾之忧。”读到《论语》,读到经典的句子,我们总要生起,就像《了凡四训》上讲的,生起耻心、畏心、勇心。因为经典都是圣贤人、君子的行持,我们看到了,对一对自己的状态,了解那个差距,羞耻心起来,赶紧见贤思齐。
而这句我们感受一下,父母,以前的读书人,“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疾”,生病了,是一个说法。孩子生病了,父母忧愁、担心,一般都会这样子。可是大家看一看,这一句有哪一个字是关键点?“唯”,是吧?好,为什么用“唯”?那就是读书人的父母,只有、唯有在他生病的时候才担忧。哇,大家感觉一下,只有生病的时候才担忧孩子,可见得孩子处世待人,让父母放心,家庭、事业也不用父母操心。这个标准我们一对,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样才是孝子。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生起对我父亲的佩服。因为我们从小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这二十多年的岁月,我没有从我爷爷奶奶的脸上,或者他们的思想上,感觉到有一次是因为我父亲事业、家庭,他操过心。真的是“善体亲心”,很能体谅父母,不让父母操心。这个是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态度。
而这个“疾”,除了病,生病了,因为你吃五谷杂粮,不可能不生病。当然,你不要因为是自己疏忽,常常贪凉,着凉了,那都是错误的。那父母看你的生活行为,就操心了,常常还得给你叮咛着,“啊呀,多穿一点,今天听课,吹冷气,要多加件衣服”,都是在操心,这个你就要自己懂得去爱护身体,都观照得到,父母就不操心了。
那除了疾病的时候,这个“疾”,还有再延伸就是习惯。君子、读书人他不可能犯法的,可是问题是他的习惯,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有这样的习惯,也需要去把它革除掉。
比方,生气犯不犯法?不犯。在法律上不犯,在天律犯。“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法律是最低标准,依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了。所以生气了,最直接的,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所以假如脾气大,那没有不让父母操心的。你一出去,父母还怕你跟别人不愉快、闹别扭、冲突了,这都是不孝了。
所以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没有不好好去改自己这些坏习惯的。那父母了解孩子,他也不得不操心。所以一定要让父母早一点觉得,不用再为我这个孩子操心。假如还让父母操心,那我们还常常说我大慈大悲救度众生,那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了,连身边最亲的父母,都没有办法让他安心。所以坏脾气,这个也是“疾”。
包含在生活当中,不懂得节制欲望,也会让父母操心。比方说,吃,吃得很多,父母一看,这么吃下去,铁定身体会受伤。不懂得节制,父母也操心,这也是“疾”。坏习惯,也不犯法,警察也不会抓去,但是父母会罣碍。
包含结了婚,男女的、夫妻的欲望,也要节制。大家注意去看,在历史当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差不多四十岁上下。哇,他福报大不大?他皇帝呢,他福报挺大的,结果命这么短。为什么?他吃得又好,又是全国最厉害的御医去给他照顾,为什么照顾到平均寿命四十岁左右而已?那就是老婆太多了,是吧,他没有节制欲望,短命了。有一个统计是高僧大德平均寿命,我上次看的数字是九十多岁。你看,虚云老和尚就一百二十多岁了。他清心寡欲,身体就非常好。所以欲望一定要懂得节制,不然一定损坏身体,进而让父母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