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道义人生 / 文章
养父母之慧,让父母的德行跟智慧都提升上去
还有养父母之慧,有一些道理可能父母也不能完全搞清楚,刚好你看到了,你懂这个道理就可以劝父母。有一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这个时候你能劝父母,如果父母能把一些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让父母的德行跟智慧都提升上去,养父母之慧就做到了。“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就是养父母之慧。
 
端白开水给妈妈喝是什么心?孝心,是为了让母亲不咳或者改善她咳的情况。这是我们的初发心,我们的目的是这样。如果妈妈不能接受,我们要想着如何让妈妈接受,她才能受益。人做一件好事,要冷静下来,不能生气。生气心变成坏脾气的奴隶,叫“怒”。“亲有过”,父母有不妥当的地方了,“谏使更”,代表我们劝父母的目的是什么?让他改过来,让他得利益,“使更”更正过来,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做的过程都是要让父母能改过来,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自己在那里生气,甚至还骂父母,那就更不对了。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呢?为父母好,希望父母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动机。假如父母不能接受,我们要先反省自己的态度。你为他好,可是态度不好,可能当下他接受不了。所以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你的表情、你的声音、声调、态度都要温和恭敬,这是态度。“怡吾色,柔吾声”,和颜悦色。“谏不入,悦复谏”,这个“悦”是时机。即使这一次没有劝动,没关系,下一次再劝。而且当父母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来劝可能比较容易听得进去,这是时机。再来呢?“悦复”,“复”是什么呢?要有耐性,多劝几次也不会不耐烦,这叫“复”,重复的耐性,“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对于自己的劝谏父母不接受,有时候还骂我们一顿,委不委屈?有一点儿。慢慢提升,没有怨言。因为父母刚好一下子转不过来,反正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父母能够更正过来,受益了,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这句话当中就把我们劝谏父母很重要的道理、原则都掌握到了。下一次劝了,父母不能接受,要反省。还需要调整、需要提升,是在态度上、耐性上。你一调整,可能就劝动父母了。任何事情,要想起孔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射箭,箭射出去了,没有射中目标,原因出在哪儿?是箭不好,还是弓不好?还是自己技术不好?这叫“反求诸己”。劝不动了还是反省自己,用更好的态度跟方法,一定会把事做得越来越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