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道义人生 / 文章
从小受父母照顾少,很难以亲心为己心,想学孝道怎么办?
钟茂森博士主讲
 
问:很想学孝道,但从小受父母照顾少,很难以亲心为己心。他问该怎么办?
 
答:对于父母感觉到缺乏亲情,固然有它的客观原因,从小如果受到父母关怀照顾少,可能对于父母的亲情这种情感就比较淡,但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孝心?这是不会的。因为孝道不是一种从情感当中生起的情执,孝道它是心性中的性德,所以跟我们感情、情感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譬如说二十四孝里面的舜王,他从小受到父母的虐待,还有闵子骞也受他后母的虐待,但是他们都能够行出孝道,为什么?因为他们能真正去履行自己做人的本分,而不在乎这个环境是顺还是逆。行孝是做人的本分,我只问我自己该不该去行孝,我不去问别人对我、父母对我如何。这就是圣人教给我们的“反求诸己”的功夫,只管自己去行德、行义,不要求别人用德义待我,这就是舜王和闵子骞提供给我们的榜样。把我们这个孝心锻炼出来之后,像《弟子规》里讲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自己就有贤德了,把孝德保持一生不改变,你就是圣人。舜王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能够保持他的孝德,而且把自己的孝德扩展,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用这种孝心去关怀、去照顾、去帮助、去恒顺,这就是圣人。
 
在行孝的时候、在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紧紧的记住“反求诸己”的原则,不管别人如何待我,我只问自己应该如何待人,别人即使对我不仁不义,我们也要对他有仁有义,所以一切的德行都是孝的展开。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对自己好处大!“劝孝文”里面讲的“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这意思就说,我自己能孝顺,我的儿女就能孝顺,这就是我的利益,子子孙孙都孝顺。为什么?你身教,你带起一个孝悌的家风,而这个孝悌之家,上天加给的福就大。我待人能够仁厚,能够用孝心、用爱心,别人也能够用爱心待我,即使有些人他对我不好,而我一味的用爱心对他,也能感化他。而且当一个人爱别人,而横遭别人的伤害,这是给他消业障,过去世中可能造作了罪业,由于这一生他能爱人,他受了一点屈辱、伤害,或者是毁谤,就消了业障,所以自己一定得到最殊胜的利益。能够这样想,我们的孝心就渐渐踏实了,这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别人对我怎么样我们不去问,只管我们应该怎样对人,这个孝心才叫真。真则不变,不因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真正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