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传统教育 / 文章
圣贤之道是修德、讲学、改过、迁善


孔子又说到,在《论语﹒述而第七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圣贤人不要忧虑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要忧虑自己没有好邻居,就忧自己德不够、善不行。孔子忧什么?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忧这四方面。第一个是没能够好好修道德。什么是德?道的显现就是德。道就是性德、自性,随顺著自性而行这叫德。我们言语造作、起心动念,能不能够随顺自性?如果不能随顺自性,这就没有修德。《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也就是讲修德,通过修,随顺著自性而修,而显明自性中本有的明德,这叫明明德。学术、学问要讲求通,譬如说我们读圣贤的经典要读通为止,如果不通,要百遍、千遍的去读,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学之不讲”,这个讲还有教导别人的意思,讲学。自己读通了,先自己落实,然后要跟人家讲,讲经弘道,这是对人的慈悲、仁爱。孔子一生也在教学,古今圣贤没有一个不是一生教学。印度有释迦牟尼佛,他是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每天不间断。基督教耶稣也讲,不过他后来三十岁就被人害死了,只讲了三年。伊斯兰教穆罕默德讲了二十七年。所以,圣贤的事业就是教学,自己修德,对人就是教学,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再看我们身边,我们的老恩师,今年八十五高龄,学了六十年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也讲五十多年了,天天都是修德、讲学。
 
还有第三个,“闻义不能徙”,这个徙就是迁徙的意思,迁徙就是要动。听到圣贤的道理,听到奥义,动起来,不能够坐在那里无动於衷,就是你要改变自己,听到好的教诲欢喜接受,而不是去违抗,一个人有没有善根就从这里看。善根深厚的人,你稍微提醒他一句,他马上就动起来,马上改,把自己有的毛病习气改过来。这种人,好学生!老师一定很喜欢教他,因为他真干,不善的马上改,这就是真干。善根微薄的人,听到很好的教诲,无动於衷、麻木不仁,左耳入右耳出,自己的毛病习气一点都不肯改、没有进步,久而久之成为老油条,愈来愈不肯改,愈来愈麻木,这种人就没救了。圣人引以为忧,这是最值得忧虑的。君子、圣贤绝不会为衣食饱暖而忧。孔子说得好,“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不会忧虑衣食饱暖。他所忧的是什么?就这四条。这是孔子之忧,也是圣人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四条有一条,就值得忧虑。
 
我们想学圣学贤,怎么学?孔子教我们这四条非常具体,你要真在这上面去努力,你这一生也能成为圣贤。这是孔子“善相劝,德皆建”,大家一起做圣贤,就这么做,就做到了。修德、讲学、改过、迁善,这就是圣贤之道。世间凡人对真实可忧的他不忧,而忧那些不用忧的。衣食财富不用忧,该来的就来,不该来的忧也没用,那个不用忧,但是他们就忧这些,所忧的、所争的都是不急之务。圣人所忧的跟凡人不同,他念念忧自己德行不够、改过迁善不得力、讲学会懈怠,念念忧这个。他能念念这么忧,自然就时时会有乐。孔子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快乐,快乐是法喜。一个人心中有法喜的,你从他脸上就看到,他的面容是慈祥的、是温和的,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那种没有法喜的,你也能从他脸上看到,看不到他脸上有笑意,他的目光是呆滞的,头脑是麻木的,点化他,他也听不懂,这叫业障重。怎么消业障?就是按照孔子讲的这四条,尤其是最后两条,闻义要动,不善要改,痛下决心改过自新,这才是要消业障。业障消除的人,你能看到他的变化,他心的忧虑牵挂会减少,他的欢喜增加,脾气小了,以前爱发脾气,现在不爱发脾气,情绪平和了,心平气和,跟人相处很和谐,这都是业障消除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