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孝亲尊师 / 文章
以身作则尽孝道,文王三省千古传
 
“文王之为世子。朝(音zhao)于王季日三。”这个“文王”呢,就是周文王姬昌。“世子”,就是天子、诸侯王位的继承人。根据《公羊传·僖公五年》 “世子,贵也。世子犹世世子也。”《白虎通义·爵》注释:“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绝也。”那么这些都是对“世子”这一个词的一种解释,也就是希望世世都能够承传,不断绝。
 
“朝于王季日三”,这个“朝”就是以朝礼朝见的意思。在《礼记·内则》上说:“命士以上,昧爽而朝,日入而夕。”世子去拜见父母,有朝夕二礼。朝礼详尽而夕礼简约。在这里三次皆曰朝,以其礼同,故通言朝(zhao)。孔颖达疏:“凡常世子朝父母每日唯二,今文王朝于王季日三者,增一时又三者皆称朝,并是圣人之法也。”就是通常的世子每日去朝见父母两次,但是文王每日去见他的父亲三次,而且每一次都称朝,就是以朝礼去见父亲,这是圣人给我们做出的榜样。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要三次以朝礼到他的父亲那里去问安。
 
“鸡初鸣而起。衣(yi四声)服至于寝门外。”这个“衣”是动词,穿戴的意思。“寝门”就是内室之门。郑玄注:天子五门,就是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是由外而内。最内之门为路门,郑玄谓:“路门者,大寝之门也。”早晨鸡鸣头遍,也就是天刚刚亮,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来到父亲的寝宫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就是小臣之类。根据《周礼·天官·内竖》解释,说:“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御”,就是值班的意思。郑玄注:“御,如今小吏直日矣。”那么有的注解也把这个“小吏”解释为小史,我们还是依据天明版的注解,就是小吏直日矣。问当日事奉父王的内侍小臣:“父王今天一切安好吗?”意思是说,身体还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他的起居有没有和平常异样的地方?“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如果内侍小臣回答说:“安!”就是父王一切安好,没有异样,父王身体健康,也没有出现什么和平常不一样的地方,文王就会很喜悦,很放心。
 
“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到了中午的时候,文王又来了,也是像早晨一样恭敬地问安;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来了,还是如此向父亲问安,而且那种认真仔细的程度和早晨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懈怠。
 
“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这个“节”,郑玄注:“谓居处故事也”。“居处”就是日常生活。“故”就是意外的事情,像我们经常说事故。“安节”就是饮食起居都正常。“履”,蹈地也。“正履”,就是正常行走。如果父亲有身体不安适,或者日常生活中发生了意外的事故,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行走都不能正常,走路的时候步履歪斜,与平常不一样了。由此可见,他忧虑父母非常地深切,时时刻刻也牵挂着父母,所以表现在走路上,也和往常不同。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等到他的父王能够重新恢复膳食,也就是身体恢复健康了,然后文王才恢复了常态。“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在”就是察的意思。文王每一天侍奉父亲,每上一次饮食,他都要亲自察看食物的寒暖程度。因为如果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会伤及人的身体。
 
“食下。问所膳。然后退。”这个“膳”就是所食也。每当吃完饭要撤下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一问父王吃了什么。比如说,“吃得多还是吃得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还要问一问,“父王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还要告诉负责膳食的人,凡是已经吃过的剩饭剩菜,就不要再进奉给父王了,为什么呢?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有损健康。这些都问完之后,他才退下去。
 
“武王帅而行之。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壹饭亦壹饭。文王再饭亦再饭。”到了武王的时候,他是循着文王的做法来行孝。文王有疾病的时候,武王不脱衣帽地在旁边侍候奉养。等文王能吃一餐饭了,武王才吃一餐饭,文王再吃一餐饭,武王也才再吃一餐饭,目的是想知道文王气力箴药所能承受的程度,吃多少合适。
 
那么我们看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问安,而且每一次问安都不是走走形式,是确实要看到父亲到底需要什么,对他的饮食也是发自内心地加以关心。我们可以想像文王做世子的时候,他手下能够使唤的人应该有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所以这里边的“亲自”两个字非常重要,“亲自”就是不能让别人代劳。为什么不能够让别人代劳呢?因为做儿女的孝敬父母这桩事,很多时候是别人代劳不了的,因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孝敬还是没有孝敬父母,对于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恭敬心、感恩心,也是别人取代不了的。所以我们正是从侍奉父母的身上懂得了耐心、爱心、恭敬心和感恩心。
 
所以我们看这些古代的圣王都是率先垂范孝敬父母,为社会大众做出了一个孝亲的好榜样。社会大众起而效仿,这个国家才能够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