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当中对于学问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提醒,“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再来才读六经,“如六经,始可读”,这是读书的次序。而《小学》,不是小学毕业,《小学》是宋朝朱熹朱夫子一本很重要的童蒙教材,专门教小孩的。当他这个《小学》的根基扎好了,再来学四书。假如这个《小学》的根基没扎好,直接读四书,那就会出现小孩拿著四书的经句来教训母亲。有个妈妈她的孩子背很多,孩子有一天犯错,妈妈跟他讲你这里做得不够好,要改进。这个儿子跟她妈妈讲:妈妈,你有没有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我们连温良恭俭让有时候还背不出来,他可以用这个经文问他妈妈,他妈妈没说话。接著他讲:假如你没有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那你也不可以说我。当他没有这些孝心、恭敬心,他没有这些处事待人的规矩,你让他读高深的经典,他只会拿著经典去要求别人。
我在林则徐纪念馆看到了一段他人生的智慧,相当的精辟,他总结人生十件事,假如这十件事没有做对,人生枉然。他把它归结叫十无益,第一个提到“父母不孝”,每天去烧香拜拜有没有用?“奉神无益”。因为所有神圣、圣哲都是教我们首先从哪里开始学做人?从孝顺父母开始,“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在家里面兄弟姐妹都打打闹闹,这样的朋友你敢不敢交?在家里都不和了,出来会突然变得和蔼可亲吗?不可能。“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心地不善良,纵使你们家是龙穴,住了一年以后会变老鼠洞。真的,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给一个很脏肮污秽的人住三天,马上就面目全非了,那风水全部都破掉了。真正的风水在一念善心,心善就感来千祥云集,所以改命不如改个性,改名字不如改自己的存心。
接著有两段是对于求学重要的提醒,“行止不端”,他的行为举止不端正,“读书无益”。因为所读的书跟他的行为完全不相应,那没有帮助的,反而他会愈来愈傲慢,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接著下一句提到,“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他很傲慢,学的东西愈多对他的障碍会愈大。古代对傲慢特别的谨慎,“傲不可长”,孩子的傲慢心不能有丝毫的增长,这样会毁了他一生。从这两句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定要让他的行为跟这些经典跟圣哲人的行持要能相应,他才能真正把这些学问学到。而《小学》这本书完全就是教孩子洒扫,还有与人的应对进退态度。这个基础你不扎好,就好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再高的楼都会倒下来。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60824g.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