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一个人处世重要的标准就是要有道义。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

 

孔子在这段教诲首先就点出来,我们立身行道有六个很重要的做人根本,能做到这个六本,然后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我们学圣教最低目标是君子,还要继续提升成为贤者,最后能成为圣人。当然首先要有君子的风范,有这个基础,不然要成圣贤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在经文当中一看到君子,这个都是最低标准,一定不可须臾离也。

 

经文讲到,『立身有义矣』,一个人处世重要的标准就是要有道义。我们看到老祖宗四千五百年前,教化我们后代有个很重要的纲领,在白鹿洞书院都有刻出来。其中是五伦,接著学问的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笃行当中又分成三个重点,立身、处事、接物。而处事,应对任何事情,它的核心就在这个「义」字。我们处理任何事情,包含发展事业,老祖宗留了这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你随时就是一种道义的态度,不能有功利的思想。这句话已经点出来,是君子还是小人,这句话就是分野了。我们冷静想一想,现在教育是教什么?从小父母教他什么?不可以吃亏。他拿东西请同学,「我同学今天没有带便当,妈,我拿一半给他吃。」他妈妈说,「你怎么这么傻?」这样的妈妈有,骂他儿子,「我赚钱这么辛苦,你还拿给别人吃。」他孩子下次就不给人家吃了,他就只想自己了。这是自私自利,不是义。

 

所以老祖宗他没有功利的思想,没有跟人家争的思想。《论语》有句话讲,「君子无所争」,是吧?人有想要跟别人争的念头,那就不是君子。不懂得让、不懂得仁义,才有争。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有一段孔子的教诲,「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在这里念「逊」,就是谦逊的意思,「信以成之,君子哉」,夫子在最后赞叹,代表能做到这段话的这些做人标准可以称得上君子了。一个人可称得上君子,他的操守里面、他的本质里面就是这个义。

 

我们想一想,人这种情义、恩义的态度,从哪个根本出来的?从孝,「夫孝,德之本也」。他从念父母的恩,他才会形成道义的人生态度。所以『而孝为本』。假如我们没抓到这个根本,很多义理我们会误解,甚至会产生很多流弊问题。比方说,一提到这个义字,很多青少年,你说他有没有义气?有,他们很讲义气,一起去偷东西,偷完都不讲出来,有没有义气?但是他没有根本,他那个是偏颇的、是扭曲掉的。他以孝为本,他怎么可能做出让他父母伤心的事情?所以世间那些义气,「你看他对朋友很好,可是对他父母不好」,那个义气都是假的。那个是什么?他喜欢的人,就尽心尽力为他;他不喜欢的人,对他恩德再大,他不会为他好。这个都不是真正的义,他没有根的东西,那是假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去看事情就看得很清楚了,你要交好朋友,一定要看他孝不孝顺;你要找对象,都要从这里去看。

 

『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我们这个民族很重视「慎终追远」。慎终,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父母或者亲人离去的时候,对办他的丧礼非常的隆重、慎重去办理。而且办丧礼的时候,也等於是对於离开的亲人他一生的贡献去感激他、缅怀他。追远是往后每一年祭祀他。人能够这样感恩,念念不忘亡者,念念不忘父母、祖先,这个心就很厚道,就不忘本,就时时怀著感恩的心,所以民德就归厚了。而丧礼,等於是面对亲人最后的一个礼节,非常庄严、肃穆的来办理。丧礼办得再隆重,它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哀为本」,就是感念亡者的恩德,就是亡者离开了,自己不能报恩,内心非常的悲痛,他悲从中来,这是真正念恩。不是排场办得很大,然后是要让朋友说,「你办父母丧礼办得这么好,你真孝顺」,就为了别人恭维赞叹他。

 

现在有社会风气,包含以前没有教化好的时代,也是这样,攀比。连丧礼都在攀比,怕人家瞧不起,丧礼借很多钱来办,办得很奢华。那个都已经是根本偏离了办丧礼的精神,搞得社会愈来愈奢侈,这社会风气不可长。哀痛,人之常情,不能报恩,当然是最大的遗憾,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而我们闻儒释道三教圣人的教诲,思考事情可以更深远。孔子在《易经》当中讲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句话点出来,人身体有生死,为什么?身体是工具,用了八十年,坏了,不能用了,就好像今天您骑一台脚踏车,脚踏车陪了你十五年,坏了,不能用了,怎么办?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走路,把他十五年的脚踏车扛在肩上?「我舍不得,不能丢」,每天抬著这个脚踏车,不可能吧?不能用了,你当然得要换一台,是吧?那身体不能用了,怎么办?换个身体。你要有智慧,要换个好的,不能换成猪的身体,就麻烦了。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