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稳重,学安详,学镇定,要把现在的那种心浮气躁洗干净。人如果表现的是心浮气躁,你就知道,他再勤奋、再努力,他所学到的内容都是皮毛常识,真正的内容他没学到。印祖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那个利益是真的。世出世间圣学都要用真诚心去学习,我们学其他宗教经典也是一个道理。
世出世间一切法离不开一个“诚”,人要把这个东西掌握住,你决定有成就。真诚的人,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浮躁的人没有真诚,离经叛道的人没有真诚,自以为是的人没有真诚。真诚,孔子是一位代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真诚表露出来了。“述而不作”是谦虚、恭敬,这是谦德。《了凡四训》里头讲“谦德”讲的非常之多。“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说的。自以为是,这是“满招损”,人家看你那个态度,对你敬而远之。你谦虚、恭敬,真得到利益,为什么?别人真教你,真劝导你。自己许多过失自己不知道,谁肯跟你讲?没有人。在古时候,真正说你过失的人只有三个人:你的父亲、母亲、你的老师,这三个人。朋友不敢说,说你不能接受,这交情就断绝了。朋友之间相处要知道察言观色,口里说很谦虚、恭敬,请你指教,你要马上批评他的时候,你看他脸色变了,脸就红了,就不能再说了,话题马上要转开,否则的话再见面就难为情了。
那么现在麻烦大了,父母不说你了,老师不说你了,你如何能改过自新!那怎么办?现在只有找古人,《了凡四训》,好!像《感应篇》,这都是古人作品,《弟子规》,全是古人作品,找这些。要想真成就,把圣贤的条件具足,基础打好,这些东西不痛下功夫,做不到啊!把它看浅了,那问题就严重了!你像盖大楼,你永远没有地基,你怎么可能成就。
中国现在这些典籍还有,家规、家训,好像有人专门把它收集起来印成一套书,是从别人家谱里头收集的,这个很好!曾国藩的家训,曾国藩的家书都可以读,都是很大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现在的小孩,这是自求多福。现在找一个好人来劝导我们,找不到了,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