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孝亲尊师 / 文章
生活的细节都是至情至孝的流露


我们看一开始就谈到了,“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平居生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让父母感觉到,受到我们的尊敬,居则致其敬。我们以这一句话反观自己跟父母的一言一行,感觉这个恭敬随时保持,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是从恭敬心流出来,好像还有不足、还有距离,这跟我们对父母的恩德体会的浅深很有关系。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他真的体会到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所以他的心是“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恩念得深,他觉得能有机会回报这个恩德,是他内心觉得最踏实的事情。这么珍惜报父母的恩,怎么可能会有不敬的行为出现?就像我们上一节课提到的肖道寿,你看他一天在等候母亲起来,给母亲盥洗,侍奉母亲吃饭,体贴入微。甚至于自己犯错了,看到母亲有生气了,自己赶紧把家法请出来,然后跪下来。“父母教,须敬听”,要报恩,可还惹父母生气,自己非常惭愧,然后接受母亲的责罚。而且接受了,起来给母亲礼拜,站在旁边等母亲气都消了,脸色正常了,他才安心的离开。所以我们真知恩,做这些“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的行为,会做得心安理得。俗话又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应该大家都很熟悉。为什么?当他自己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么多心要操。他突然联想自己也是父母这样拉扯大的,他那念恩之心不断增长。但事实上我们假如懂得用心体会,哪怕我们还没有成家都能体会到。我们看《二十四孝》里面“吴猛饱蚊”、“陆绩怀橘”、“黄香温席”,这都不是很大的孩子。九岁(黄香)、六岁(陆绩)他们能感受观察到父母的恩德,所以那么小年纪把父母时时放在心上,要报恩。所以这些生活的细节都是至情至孝的流露。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3071808.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