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观不孝的人,到人前,亦自检饰些些。若使之己坐父立,他决定不安”,跟父母亲在的时候,他自己坐着,父亲站着,他也会有点心不安,这就证明他还有天良。“又如,道他孝则喜,道他不孝则怒”,虽然他不孝,你讲他孝他高兴,因为孝跟性德相应;讲他不孝他不高兴。“此亦是人根未断处。此未断处,便是血性所入,便可容吾感化。所以孝子悌弟,于其间一拨便转”,这善巧方便,抓住机会把他的本性唤醒,把他的孝悌根唤醒。这里具体举了春秋时期,郑庄公跟他母亲闹翻,讲了个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来有孝子颍考叔善巧方便,在君王赐给他东西,他不忍心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要拿回去给妈妈,就让庄公幡然悔悟。再来子皋,子皋就是高柴。他守父母的丧,结果居然流泪到流出血来。守孝三年,那种至孝表露无遗,而且三年都没有露齿笑。他在尽孝,“何预成宰政事”,那跟县府他们在办这些为政的事好像没关,“然却成人之兄死”,就是因为子皋而为之衰也,就是子皋的孝让人的孝亲敬长的良知唤醒。“此其间不知所以感、所以应,无形相触”,好像没有直接连带关系,但是那种无形的一种真心的相交感,“翻动肺腑”,其实翻得动,更证明“人之初,性本善”。
他又举例子,“前辈施佑兄弟争田,因与严凤舟次,语及产事,凤挥泪不止,佑大感悟”。这个事例刚好在我们后面“正己化人”的例子有说明,二百七十九页,我们来看一下,就更能感触这个真的孝子悌弟做出榜样,这一拨便转。
“施佐、施佑,兄弟俱为知州”,都是知府大人,都是知州。然后“致仕家居,田产参差,有唇齿之隙”,就是兄弟为了田产,产生了一些争吵、争夺,“亲友不能处解”,亲戚朋友好像调解不了。“同邑溪亭严公,名凤”,他同一个邑的一位读书人严凤,“素着孝友,事兄如父”,严凤他以孝友让人很佩服,大家都很敬重他,因为他事兄像父亲一样的恭敬,“周恤保爱”,体恤关爱非常的细致,“无所不至”。他偶然跟施佑,施佑是弟弟,他们刚好一起渡船,同舟,“语及产事”,刚好谈到跟自己兄长因为田产的事闹纠纷。“公颦蹙谓曰”,严凤听了之后,皱着眉头就说,我的哥哥懦弱,“吾兄懦,吾正苦之”,我正苦恼,苦恼什么?“使得如令兄之力量”,假如我哥哥像你哥哥,“可以尽夺吾田”,可以把我的田产都拿过去,“吾复何忧?”那我就不担忧了。其实他的心境就从来没有去跟兄弟分自分他,就希望自己的都能给兄长。“因挥涕不已”可见这严凤是真正入了孝悌的真心,一谈到这个自自然然流泪,那真心真诚感通了。“佑恻然感悟”,这个施佑就很触动他的良知,他也觉得自己不对了。然后就邀请他一起“同至兄宅”,跟着他一起到哥哥那里,“且拜且泣,深自悔责”。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施佑也很有善根,他被严凤感动之后,就很反省自己的不对,向哥哥跪下来流泪道歉。“而佐亦涕泣慰解”,这个哥哥的良知也被唤醒,然后上来宽慰他,应该也是互相认错。“各欲以田相让”,不止不争,互相让了。“遂友爱终身。至今二姓皆蕃衍,人犹乐谈其事”,这个施家的后代、严家的后代都非常兴旺,因为孝悌传家。所以我们读这篇论文,也是理事圆融,谈一个道理都举具体的事,那就让人很能具体去感受,而且能有所领悟。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406251.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