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圣贤教育就是“去残暴”


“以睦兄弟”。“睦”当“顺”字讲,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和顺。“睦”也有相亲相爱的意思。《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怎样才能做到?《弟子规》中有两句话,对于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特别好用。第一句话是“财物轻,怨何生”,第二句话是“言语忍,忿自泯”。如果彼此看重兄弟情谊,把财产看得轻一点,怨恨又怎么可能产生?交流的时候,言谈举止互相忍让,忿忿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
 
“以和夫妇”,夫妇之间要注重和气。古时讲夫妻如同琴瑟调和,琴代表夫,瑟代表妇,琴瑟同时演奏,在音声方面很和谐,这叫“琴瑟友之”。琴瑟弹奏起来,就像两只手互相帮助。“友”,在古代的写法就是两只手互相搀扶。“琴瑟友之”告诉人们男女有别,要互相帮助:男主外,创造经济收入,这就要求男子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女主内,就是负责家务、教育儿女。教育儿女很重要。儿女没上学前都由母亲教,要让儿女在母爱中自然养成待人接物的善心,这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能够办到的。除了用母爱教育儿女之外,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在家里处理各种事务都是教育儿女,儿女看在眼里,自然就学会了。
 
现在不讲“夫妇有别”,女人也走出家庭,到外面工作。辛苦了一天,回来还要承担家务,这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说承担着双重压力。虽然丈夫也帮忙,但女人做的事还是少不了,不如古时那样专心做家事、教育儿女效果好。古人讲,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儿女教育好。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指没有承传家道家业的后继人才。
 
教育儿女要依靠圣贤教育。现在很多人教育儿女都是顺着孩子的恶习气,什么是恶习气?比如,贪欲,怠惰,还有暴力倾向。圣贤教育就是“去残暴”,而现代很多教育都是“顺残暴”。这些恶习气不改,就难以开启明德,回归自性。所以,女人按照圣贤教诲教育儿女非常重要。古人特别强调女子德范,不是对女子的歧视,而是对女子的重视。因为如果女子不重要,她是否有德行都无关紧要,也就不必强调她的德行了。正是因为承担着传宗接代、教育后代继承人的重要职责,所以,女子的德行对于家庭的兴旺,乃至民族的强盛都至关重要。
 
英国著名思想家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第二章《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中这样写道:“女人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不管在哪个国家,她们的状况影响着这个民族的道德、行为方式和品格。哪里的女人品质恶劣,那个社会的品质也就恶劣。哪里的女人道德高尚、有教养,那个社会就繁荣进步。”所以,重视女子的德行是各个开明思想家的共识。
 
这里是讲“夫义妇德”,就像琴瑟弹奏起来,家道兴旺,还都是随顺圣贤教育。开启儿女的仁心,爱护一切人,乃至爱护动物,爱护植物,和天地万物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都是在家里养成的。总之,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都要讲究礼义。这是就人事而言。
 
下面就事情来讲。“以设制度”,办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设定一定的法度,没有法度不能成事。法度就是讲规矩,要建立各种制度。很多人误以为中国人不重视制度建设,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的误解。古人的法制、礼制都非常健全,而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活动应该怎样办都有依据。人们读《周礼》《仪礼》《礼记》就能够明白。
 
“以功为己”,“功”,有本领、能力的意思,包括用身体做的事情,用智慧研究的成果,也都是为自己,像西方人发明的版权、知识产权。中国古人不讲版权,书籍的后面都写着欢迎流通,功德无量,希望越多的人学习受益,利益更多的人。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大同世界不用谋,用大道。到这时就不再用大道了,用谋略、阴谋,结果谋用一兴起,战争也就兴起。“兵”,武器,后来也指拿着武器作战的人。“谋闭”的“谋”,妄想的意思,因为妄想把自己本有的真心智慧蒙蔽。“谋闭”就是把妄想伏下去。这里讲“谋用是作”,妄想不仅没有伏下去,而且通通用出来,阴谋巧诈都是妄想生出来的,战争也因此而起。要想免除战争,就要按照圣人的教育,把每个人的妄心伏下去,才能消弭战争。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这六个人是最注重礼义的,用礼义把国家治理好,因而被选中。这六位君子,每一位都是谨于礼,在礼义方面做得完善,以礼义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以礼义治国。
 
——摘自《群书治要·礼记》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