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不教」,老者是上一辈的;「幼者不学」,下一代的也不学,不学这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俗之不祥」,整个社会风俗败坏得很快。所以当社会风气败坏了,当下一代这些做人处事的态度都不懂,谁的责任?大家怎么一脸无辜的样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有没有曾经说过一句,他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是用什么标准?还是要用《弟子规》的标准,还是要用五千年真正做人的标准,不然真的一代不如一代。你看我们这一代忘失了教导孩子做人做事,在我们的眼前已经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在我们的眼前是一届不如一届。我们面对现在的社会状况,要有一个心境,要能心平气和面对。这个时代一些现象产生,我们批评对事情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说,你看现在那个孩子都没礼貌、不懂事,这些话讲完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
我们是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现在不懂事,原因在哪里?我们学古圣先贤就是要开智慧,面对每一件事情明明白白,然后不让他继续恶化,让他能真正改善过来,从我们自身,再从我们的家庭开始改善。你看孩子冷酷的脸,他们为什么看到这种冷酷的模特儿会觉得很欢喜、很效法?这个跟他的内心很相应!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就觉得很难受,干嘛做人做成这样,为什么不欢喜的对人家?所以为什么跟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的照片能够相应?代表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内心也是比较冷漠的,这个冷漠是怎么造成的?他是其来有自,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二岁的孩子这么冷酷的有没有?很少,根本没有这样的孩子。但是这个冷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小孩子他在小的时候,跟父母都是有一种天性的亲爱,都会主动的跟父母、跟长者亲近。你看甚至于父母处罚他、教训他,他还往父母的怀里钻,怎么可能会冷酷?但是之后十几岁了,会走向这种冷漠的人生态度,他那个根源就在家里面没有温暖。家里面,很可能回到家里父母都不在,跟他为伍的就是电动玩具,就是计算机、电视,所以当他长期跟这些东西为伍,他跟人不会沟通。慢慢的那种天性,那种对人的一种热情消退下去。
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这么冷漠,不只我们不嫌弃他、不只不批判他,甚至于我们的内心是有一种不舍。家庭缺乏温暖,学校缺乏温暖,假如学校老师像父母,同学像兄弟,那他去上学非常欢喜,学校里就像家里面亲情温暖一样;结果现在在学校里面统统看着分数,学习也没有乐趣,所以整个成长过程,慢慢他对人的态度形成这个结果。真的现在很多社会现象,我们停止抱怨,把原因找出来,从我们、从我们的家庭;教书的,从我的班级;工作的人,从我的单位,开始把这一分人跟人的人情味找回来。真的这么年轻就这么冷漠、冷酷,那他以后组家庭怎么会幸福?他的心情这么不好,他以后得癌症、得忧郁症比例就很高。
我这个朋友就提到,看到这些染发的现象愈来愈严重。我望眼过去,大家都没染发。有个学校,学生染得太严重,学校就规定不可以染发,就开始教导学生,然后开始抓,染发的就再把它染回来。结果抓了一段时间,老师、校长,学校的领导精疲力尽,抓不胜抓。然后其中一个老师觉得很累了,突然坐在那休息,回光返照说:啊!为什么染发的情况都没有改善,原来自己也染发。然后又想想,学校很多老师都染发,这中学生怎么可能服气呢?老师你能染,我就不能染,他根本就是不服,都是压住情绪的,跑给我们追。所以真正要改善下一代,还必须从我们自己以身作则开始。
文章摘录自《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