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学习第二个重点是要「力行。

学习第二个重点是要「力行」,这是一个枢纽,学问能不能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价值也要靠力行。我到深圳去讲课是在去年三月十五号,去了隔天,当地邀请我的老师,他们办了一个幼儿园,他找我去跟这一群幼儿园的小孩讲一堂《弟子规》。我一走进教室跟学生打了个招呼,说道「诸位小朋友,我们今天要上《弟子规》」,小孩听我讲《弟子规》三个字之后,异口同声说「老师,我们都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一边讲的时候头抬得很高,都会了,都会背了,好事、坏事?教育可要慎于始,不然我们教出一堆言行不一致的下一代,要慎于始。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道」字,「小朋友,我们学习圣贤的经典最重要的目的要当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才是我们读圣贤书的目的。而我们看这个『道』字,右边一个首先的首,左边一个辶部,这个辶部是代表走路,代表行进实践,意思就是说首先能做到的人、实践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诸位小朋友,《弟子规》哪一句你做到了?」当我话讲完,这些孩子的脑袋在转,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没做到;「父母教,须敬听」,没做到。真的,孩子的反应很快的,因为他的心很清澈,你的道理讲得服,他马上就响应了。不像我们大人,「你做到了吗?」「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没做到,头还是低不下来,为什么低不下来?又是面子,它害得我们真惨,害我们长劫轮转永无出期,要放下。

接着我就一句一句给他们讲解,那一节课好像讲了五六句吧,其中有一句叫「晨则省,昏则定」,讲完以后,隔天有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非常的优秀,后来她学钢笔字,学完以后,我都不敢在她面前写字,这个七岁的孩子写得比我好得太多了。你看看,你真正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从她小时候教,十三四岁那种彬彬有礼、那种气质风范,怎么会让人对中国文化不肃然起敬!大家要努力栽培出一些好的榜样出来。当她的父母走出来,她就鞠一个躬,「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吗?」她爸爸听完以后赶快跟幼儿园联络,打了电话问老师,「昨天发生什么事了?」这样的家长很有智慧,他知道要好好配合老师的教学,他了解完就能在家庭里面实践学校的教育,这样双管齐下收效甚快。很多家长就没有这个敏感度,孩子跟你问好,你摸摸他的头,「你今天没有发烧吧?」或者走进门来,袜子一脱,儿子说「爸爸,『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家长说「那是你们老师说的」,那能不能教?没得教了,要亲师合作。

文章摘录自《幸福人生讲座》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