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当中首重教孝,夫子在《孝经》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孝道入手。如何教孝?《弟子规》每一句其实都是生活,我们要懂得去结合,比方「冬则温,夏则凊」,这一句话可不可以从生活结合?冬天帮妈妈暖被子,夏天帮妈妈搧搧凉席,是不是这样?结果他妈妈说不用了,我有暖气,我有冷气,对啊。还有家长说,哎哟,冬天让我儿子去帮我暖被子,他感冒了怎么办?你没听过小孩血气盛不怕冷,他比你壮得多了。要成全他的什么?孝心,从生活当中去开解。
我们「冬则温,夏则凊」,它是一个典故,这个故事可以包含古今中外,你身旁的例子都可以细心去搜集。像「冬则温,夏则凊」就是东汉时候的黄香,他才九岁的年纪,因为母亲比较早过世,他时时都在关心他的父亲,帮他父亲分忧解劳。这个故事大家听过没有?听过了。那时候的皇帝听到这个例子很高兴,还封了黄香一句话,「江夏黄香,举世无双」。这个皇帝也很聪明,他把这个孝的例子向全天下公布,让全天下的人起而什么?来效法,所以这个皇帝也很英明。黄香是不是只会跟父亲温被,只会跟父亲搧凉席?不是,那你觉得黄香还会替父母做什么?慢慢把他什么?我们先从这个行为延伸到什么?你看「冬则温,夏则凊」是两个动作,可是这两个动作的根源在哪?那一颗孝心,还有那一颗细心,那一颗爱心,那一颗,有没有?继续写,无量边,写不完的。
我们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呼,应勿缓」,恭敬,「父母命,行勿懒」,这都是生活,可以从生活开解再去引导,让他了解黄香那一份至诚的孝心,他一定还会帮他爸爸煎药,去打理家里的很多家活,主动去做,拖地,洗衣服,因为他父亲身体比较不好。除了引导出来,这个在引导的过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用讨论、表演,这些都是让他们来参与、观摩,相观而善,都可以运用。讨论一个孝子在家里可以做哪些事,大家可以列出来。或者每一次上课,诸位小朋友,你们上一个礼拜做了哪一些善行,哪一些孝行?孩子就上台来讲,他就会见贤思齐。诸位朋友,这就是把《弟子规》变成生活,变成班级文化。你是当父亲、母亲的就把《弟子规》变成你的家风,你的家庭气氛。父亲做错事了,跟他的太太说对不起,我错了,「过能改,归于无」。或者太太讲了先生一个不是,给他指导,先生马上鞠一个躬,谢谢妳指出我的缺点。你看你的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气氛成长,《弟子规》就是他的存心。愈小教愈好教,当他已经好面子了再来教这一条就怎么样?很不好教了,好。
文章摘录自《幸福人生讲座》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