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是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他姓曾名参,这参是参加的参字,念身,字子舆。这一句想必也是曾子的弟子记录的,因为他称呼曾子,那对老师一定是这样称呼。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说这个话,必定是从孔夫子那里学来的,他得到孔夫子的真传,他是孔门十哲之一,后人把他称为宗圣。夫子是大圣(至圣),他是宗圣,他是承传夫子的学问。曾子自己本身也是孝子,二十四孝里有他,纯孝之心。这句话是讲他自己如何修身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吾日是哪一日?就是今日,就是讲每天,每天要从三方面,三桩事情上去反省自己。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办事有没有尽忠。什麽叫忠?《朱子集注》上解释说,「尽己之谓忠」。你能够尽心尽力,这叫忠。我承诺了别人,要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这是要反省的。我接受这个工作,有没有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这是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交友。交朋友,朋友有信,要讲求信义,朋友不可欺。你不欺人才是不自欺,欺人就是自欺,自欺欺人。什麽叫信?「以实之谓信」,实实在在,真诚相待,绝没有虚伪狡诈,更没有欺骗。『传不习乎』,这是第三桩事情。传是什麽?受之于师叫传,从老师那里接受了教诲,是老师传给我的道德、学问、知识、技艺,这些都要习。习首先是要熟悉,对于老师所传的,我们要精熟,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落实。所以曾子他一生做到了每天在这三桩事上反省。如果有不忠、不信、传不习的毛病,立即改过来,第二天不能再犯,这叫忏悔,改过迁善。每天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天都不懈怠,这是真诚的在学习圣道。这个诚(诚意)是为学的根本。所以学习圣道没有别的,就是天天反省改过而已。因为学习圣道不是让你从外面得到点什麽,你本来自性中具足的,不用外来再增加什麽,只是让你把原来的毛病习气去除掉而已。因此学最重要的就是反省改过,改过才能进步。《大学》里讲的,你看汤王(商汤),商朝开国的天子,他在他自己的洗脸盆上面刻着这些格言提醒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怎麽进步?用曾子的这三桩事情天天反省改过。曾子能做到,我们为什麽不能做到?曾子天性并不是很聪明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参也鲁」,这个鲁是鲁莽的鲁。说曾参,曾子这个人比较笨拙,就是比较愚钝,天性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能够做到的,我做一百次总能做到。譬如说背书,人家过目就能够成诵,我要背一百遍才能背下来。没关係,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你努力,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水平。人家十次能背下的,我一千次总能背下来,下这个钝功夫。曾子他就是这样下钝功夫,老老实实,真诚的来治学、来求学,所以他能得孔夫子的真传。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