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句话在孔子的身上,他确实是圣人,做到之后才说。在《说苑·杂言》这一篇里面有段话,曾子说到他看到孔老夫子有三个行持,他自己还没做到,自己在反省。哪三个行持呢?从这段话里面我们也感觉到,曾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他能跟在孔子旁边发觉他的德行、他应该效法学习的地方。大家有没有读过《论语》?有。那我们在读《论语》过程有没有看懂夫子的德行进而学习他的德行?这个就变善学。你看子贡讲的夫子“温、良、恭、俭、让。”那也是他的观察,他进而去学习他。我们不能《论语》读了好几遍了,你要跟孔老夫子学什么?不知道。那就不善学了,不善去体会,不善去观察人家的优点。《弟子规》有教善学,“见人善,即思齐”而且是“纵去远,以渐跻”你要马上去效法,不能嘴上说他的好,自己还是原地打转而已。曾子善学真的不简单,在《泰伯第八》里面曾子还向颜回学习,他向老师、又向他的同学学习。
曾子说道“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这个是“夫子之易事也。”平易近人,很好相处。都是放着人家的优点,哪怕只有一个优点,都去赞叹去效法这个优点,不把别人的不好放在心上,“忘其百非,夫子之易事也” 。大家可以感觉得到他时时都能肯定别人的优点,去赞叹别人、去帮助别人的优点,那跟人相处非常和乐,人家也很喜欢亲近他。当老师的人就要让学生喜欢亲近,离我们远远的我们就不好教他了,尤其是我们假如带着有色的眼镜看某个同学,他就不敢亲近我们。
“见人有善若己有之”,看到别人的功劳优点,就像自己一样高兴,夫子没有嫉妒心。前面是没有傲慢,对人没有成见,接着没有嫉妒心。“是夫子之不争也”,不跟人家争高下。随喜、肯定他人的功德、他人的功劳。这是第二个曾子观察到的优点。
第三,“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导之。”这一点非常可贵,“是夫子之能劳也”。当夫子闻到经典,闻到他人的善言,观到他人的善行,闻善了,他必亲自自己去力行这个教诲、这个优点;自己做到了,“行之”;做到了才什么?才去引导学生,做到再说,圣人。
而且他要做到,他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对治自己的缺点。我们今天要有恒心,当然就要把这个五分钟热度的习性去掉。我们今天要念念为人着想,我们必然要把自私自利去掉;我们今天要谦卑,必然要把傲慢去掉;能够时时肯定别人,必然要把嫉妒去掉。要去掉这些坏的习性容不容易?可是夫子都全力的去闻善行之,然后去引导孩子,而且他是他学生的好榜样。当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得要下功夫在谁身上?在自己。夫子他求学问的态度可以从这里看出来。有一次子贡在批评人,孔子就对子路讲:“子路啊,你很贤德吗?我都没有时间去批评人,光是在自己的德行上下功夫对治习气就没有时间,你还有时间去批评人。”这个话当中也可以感觉得出来,夫子对于自己的道德学问的用心程度。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41023d.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