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故事》当中,也有提到读书人朱晖跟张堪的故事。朱晖跟张堪他们刚好到太学读书,本来两个人不认识,同样是同一个县的人。大家想一想,我们刚好去一个大学读书,碰到跟你同一乡的人,虽然以前不认识,无形当中觉得亲切,他乡遇到老乡,人不亲土亲。
结果那个时候,张堪他也已经当过官了,而且他的政绩很不错,世人很肯定这个张堪对国家的贡献。结果有一天,张堪就把着这个朱晖的手,很信任他,就跟他讲:哪天我去世了,我希望把我的妻儿付托给你。他们没有交情哦,可能这个张堪观察了朱晖一段时间,觉得他是正人君子,所以就把这个知心话就跟他讲了。结果,这个朱晖就没有答应,没有应对,因为觉得他有德行,政绩又很好,怎么还需要我照顾呢,就没有搭腔。
后来,离开太学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面了。因为本来就不认识,只是刚好当时候的这个机缘,张堪跟他讲了这一段话。结果过一段时间之后,张堪去世了,朱晖听到这个消息,就赶到他们家去了解他妻儿的状况,确实很贫困,就赶紧帮助她。结果朱晖的儿子就觉得很纳闷:父亲,你又没有跟这个张堪大人有什么交情,怎么会突然这么关心他家里的事情呢?结果朱晖讲:张堪曾经对我讲过知己的话,那种完全信任我的言语,所以我听了他那个话以后,我心里已经把他当朋友了,虽然我们没有交往过。
古人那个心可贵在哪?他的心已经起这个念头了,他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这个心。很多《德育故事》里面,古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往往都是那一个行为、一个心境。我们常说“季札挂剑”,季札挂剑也是一念心不愿违背。
所以,后来朱晖到临淮当官,都有很好政绩,而且人民还写了歌曲歌颂他,官做到尚书仆射。所以能“矜孤恤寡”的人,福报都会很大,都积了很厚的阴德。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50930e.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