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自求多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取代了宗教在多数人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把只承认物质的观念灌输给大众,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推崇了进化论这种似乎很有逻辑的假说。
于是,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主义不但阻断了该主义的信仰者们与他们自己先祖的联系,还阻断了他们与自己内心本有智慧的联系。
为什么我一直要把这些人称呼为“信仰者”呢?并非我反对信仰。我只是想提醒各位:这些人往往把自己标榜为理性、崇尚科学与逻辑的人,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却是信仰的事。就比如他们对待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态度。只要不符合某些人为预设的教义,他们就不用逻辑和证据去推论其对错,而是直接就加以排斥否定。这就是“信仰”的做法。只可惜他们信仰错了。
信仰不好吗?不是的。我不但不反对信仰,我还认为人必须有信仰!只是这个信仰必须是对真理的信仰。而非对伪科学的信仰。某些理论,只要明确地被证明其违背了真理,我们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加以否定!而信仰真理,就是信仰我们每个人内心本有的智慧!
信仰和科学之间到底是否可以相容,以及如何相容,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问题。
以科学态度去做学术研究,无非是为了寻找真理;而真正的真理从不惧怕科学的质疑!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追根究底、深入研究,最终也只能证明真理的正确性。所以不少高智商的科学家后来也走上了修行的道路。
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各种理论学说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其是非对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信仰和科学之间做出权衡?
一、能够一开始就拥有正确信仰,并做到了坚定不移地相信,也不需要借助逻辑和科学证据来证明。这样的人是有福气的。再多似是而非的观点都无法动摇他们对承载真理的正确学说的信心。
他们和那些固执地相信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的人是不太一样的。不一样在哪呢?可能关键就在于是否真诚!真正做到真诚,就能够与内心本有的智慧相应。那么很可能,这样的人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认同那些不违背真理的正确道理。
不真诚的人,可能因为偏见的关系,可能因为利益的关系,也可能因为权力的关系,会有意无意地去选择相信那些只符合自己偏见的理论学说。
二、已经先入为主地接触了一些带有偏见的理论,且面对现代社会各种错综复杂又不同的观点而未能确定正确方向的人,可能就有必要借助严谨的逻辑和证据去分析各种理论的对错。
就比如对于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我们通过深入分析,能够找到其逻辑漏洞,并确认这个理论是错误的理论。
而对于古圣先贤记录在经典里的道理,我们通过深入分析,难以用逻辑和证据去证明其存在逻辑漏洞,反而越深入学习,越觉得其理论是多么的完美无缺,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样的理论很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正确的理论。
关键还是在于要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真诚。足够真诚的人在面对严谨的逻辑和证据时,敢于尊重逻辑和证据,勇敢地抛弃掉被逻辑和证据击破的错误认知。
足够真诚的人,如果有追求真理的愿望。那么真正的智慧是不会抛弃他的。智慧从来都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一个人有强烈追求真理的愿望,并愿意受教时,总能遇到对他有帮助的理论学说。所以要通过深入的对比分析去确认什么理论学说才是我们所要寻找的。
以上是关于如何在信仰和科学之间做出权衡的两个思考。
往往一些不够真诚的人,在别人跟他们谈科学的时候他们会谈信仰;在别人跟他们谈信仰的时候他们会谈科学。
比如,你跟他说某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此实验证明了要随机形成可以有效折叠的蛋白质的概率极低,在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发生。 他不是从逻辑和证据方面去找这个实验的漏洞,而是说,权威并不认同这个实验;这篇论文发表在不知名期刊上;引用的人数也很少。所以不能相信。他是用对所谓的权威的信仰来回应别人提供给他的科学证据。
又比如,有人跟他说,某一位很有道德的古圣先贤说过什么话,我们要遵从这位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会说:“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这位古圣先贤的说法是正确的。”他是用所谓的“科学证据”去回应别人对道德的信仰。当然,科学证据并不一定不能证明,有可能只是还没证明而已。
而且,以上两种态度往往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同一个人,可以用科学去应对信仰,也可以用信仰去应对科学。为什么呢?大概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偏见吧?结果无论是真正的信仰还是真正的科学,他两边都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