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们看《雪公讲要》,这个『讼』,根据包咸注(包咸注解)说,「讼,犹责也」,这是当责字讲,所以自讼就是自责。「言人有过,莫能自责也」。这就是夫子所说的,我『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孔子说『已矣乎』,罢了,唉声叹气,「罢了、罢了!我没见过有人能见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中责备自己」,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这里分了两个意思。第一是孔子说没见过有人能见自己过失,这是一种。能见到自己过失,他必定能够在内心中责备自己。所以「内自讼」,在内心中自责,前提第一步就是要见自己过。对自己的过失都不了解,怎麽可能自责?自责是自己忏悔,改过自新。首先我们得知道自己犯了什麽过,要知道自己犯过失。怎麽去省察?要天天不离圣教,圣教是标准。我们读了圣教,我们才懂自己到底犯了什麽过失,否则真的不知道,还以为觉得自己不错了。知道自己过,这叫开悟。开悟之后,得悟后起修,起修就是自责,自责就是忏悔。忏悔当中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后不再造,像颜回能「不贰过」,这就是真正的自责。不是在那里拼命的责备自己,非常懊恼,甚至萎靡不振;更有甚者,一死了之,那完了,你不叫自责,你是自寻短见。真正的自责是以后不再造同样的过失,那叫真忏悔。
雪公引用了《松阳讲义》。《松阳讲义》是清朝着名的学者,也是一位名宦(是个做官的),叫陆陇其,他着的。陆陇其是浙江人,浙江平湖人,清代理学家,为官很清廉。他的讲义当中说到,「天下有一种人,全不知道自己差了,将差处都认作是处。此是不能见其过」,这讲得非常具体。有这麽一种人,他不知道自己犯什麽过失,全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麽错,以为自己一点都不错,甚至把差处认作是处,做了不对的,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简单举个例子,譬如说我们到街上不吐痰,这是应该的,吐痰是不应该;不扔垃圾是应该的,扔垃圾是不应该。偏偏有一种人,觉得你不在地上吐痰、扔垃圾,这不正常。这是什麽?完全不见自己过,还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过。真有这样的人,我在路上捡垃圾的时候,有人还跟我这麽讲,「这地上就是给你扔垃圾的,你还捡什麽?」这是全不见自己过。这是举个小例子,其他就太多了。为什麽?总在一个失教。我曾经跟人分享,说我在家里,父母过生日的时候、过年过节,我会向父母跪拜,感恩父母养育之恩。他听了觉得不可思议,「都什麽年代了,你还干这个事?现在长大就得跑出去,很多人连父母都不理会了,你还做这个?太古板、封建!」这都是什麽?把差处认作是处。举几个这麽简单例子,大家只要细细去体会一下,你就发现,现代人的价值观、他的世界观全都错了,他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太多太多了!不可枚举。这是总在失去了圣贤教育。你看那些杀人的,在日本的时候,我在日本参加会议,那边有同学告诉我,说就是前天报纸上登的,有一个孩子开着大卡车,在街上到处撞人,撞死了不少人。然后警方问他为什麽要这麽做,他说他觉得挺过瘾的。为什麽?孩子从小就玩杀人游戏,在网上玩杀人游戏,他把杀人当作游戏了。全不知道杀人是不应该做的,他觉得是好玩,把差处当作是处。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