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戒色经验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弟子规笔记熏陶戒色法系列 展开/收起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这个户是讲半门,叫做户。不是整个门,是半门,就是一扇门。两扇门就叫门,你看这个门字它是两扇,叫门。单门,这一扇门就是户,一般像寝室的门就是单扇门,这个叫户。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这是讲进出寝室的时候。我们看《雪公讲要》里讲,「谁能出寝室而不由户耶?」我们走出寝室,肯定要从寝室的门走。「由此兴起下句正意」,讲这个话,这麽简单的生活道理,孔子是以这个为譬喻说下面的道理。兴起下面的话,「何事不由于道也」,这就是『何莫由斯道』的意思,所以用出寝室来比喻做事情。既然出寝室要经过门走,那做什麽事都应该用道,循道。什麽叫道?雪公这里讲,「道指人道或天道而言」,这个道分成人道和天道。「天道难闻,人道是人伦纲常之道,为立身行道之本」。这天道难闻,像子贡讲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很难闻。不是夫子不肯说,而是因为能够听懂的人很少,夫子就不说,这叫天道难闻。夫子在《论语》里面也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对中根以上的人,你可以跟他讲「上」,就是上等的道理。天道是上等的道理,中根以上的人才能明白。中根以下的人就「不可以语上也」,不能跟他讲天道,讲了他也不明白,对牛弹琴而已。那就跟他讲好好扎根,跟他讲《弟子规》,跟他讲好好做人,这叫下学。下学很重要,不管上中下三根哪根的人,都得注重下学这个根基。但是对当中一类根性比较利的,你可以再提升他。当然不是个个人都能够被提升的,所以我们学《论语》,孔子也讲到各种各样的道理,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利益。所以天道难闻。

 

 

 

「人道是人伦纲常之道」,这个人道大家就容易理解,它讲人伦纲常,所谓五伦,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人,我们看得见的,很容易理解,这五种关係叫五伦。在五伦当中,我们要敦伦尽分,就是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义务。孟子讲的十义,就是在五伦当中尽到自己的义务。什麽义务?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你看,你在这五伦当中你不管是做什麽角色,你都有这一分义务。做父亲得慈,慈是爱孩子,爱表现在什麽?一定要教育他,不能只是养他,「养不教,父之过」;儿女,子要孝,孝就是义务。所以这个十义,是五伦当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应该履行什麽义务。纲常,我们一般讲三纲、讲五常。这三纲是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这三纲;常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什麽?正常的、健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以及我们自己正常的言行。如果做事不符合人伦纲常,这就不正常。像五常,仁义礼智信,要是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就不正常。人不正常,社会也不正常,就出现危机了。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