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无功?这是我们的本分、道义。为何有过?我后来又在《易经》当中看到一段话,真是我最好的写照。有一卦叫“鼎卦”,这个鼎是三足鼎立,鼎可以拿来装丰盛的菜肴请贵宾。假如这个鼎有一个脚断了,鼎折足,这么丰盛的菜肴撒在一地,撒在桌上,这个就很狼狈,就不好看,就很失礼了。那这个是比喻。叫“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这一句话点出了,我们今天要成就有意义的事情、成就功业,三个条件很重要,德行、智慧、能力。比方,教育好下一代是大工程、大功德,可是父母没有智慧不能做,做不好。没有能力也不行。
自己德薄,结果坐的位置太高、太尊贵了;智慧又不够,谋的又是比较大的事情;力量很小,却扛得比较重;“鲜不及矣”,就是很难不感来灾祸。我看到这一段,古人在写这些教诲,其实都含有一种对我们的期勉、期许,就提醒我们,遇到这个情况怎么办?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要增长自己的智慧。大家不要看了这一段,今天回去,“好沮丧,我不行了。”刚好还在因缘里面,你得振作。力小呢?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孔子说“三达德”,智、仁、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德行最重要就是培养自己的仁厚、仁慈,处处替人着想。可是你要去做,你才能够设身处地,才能够去体会他人的苦、需要在哪里。“知耻近乎勇”,人有羞耻心,他就会下大功夫,“别人做得到,我也能够做得到。”他有志气。
所以自己德能不足,就要多向人请教,然后自己一言一行要谨慎。过去过很多,坦白讲,现在过也很多,甚至现在讲话,假如哪一句话讲得太强势了,很可能还伤到了诸位学长,那还是过。所以诸位学长,今天以至于以前,礼旭讲课有伤到大家的,请多包涵,请多原谅。当然我也要提醒自己,每一句话柔和、真诚,不能带杀气。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61021f.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