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训子要有义方。】
“方”是方法,“义”就是正确的、应该的、适当的这个意思。这个话就是说我们教导子孙要用正道,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教诲,这才能够把子孙教养成人,成为有德君子,乃至成圣成贤。一个家庭他的家业能够传承,家风、家道能够传承,家庭教育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古人讲,“至乐莫若读书,至要莫若教子”。所以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家族兴衰的一个关键。过去民国时代印光大师曾经在他的《文钞》里面多次的强调家庭教育,他老人家说,“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希望我们能够兴家,必须要有严格的家规。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家规,家就乱了,没有国法,国也乱了。“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所以家规要是没有了,败坏了,那家也就跟著败了。“欲子弟成人,须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则、能为子弟作榜样始”。这是讲教儿教女,使子弟成人,要从自己做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要给子孙立一个法则,立一个榜样,此一定之理。所以前面那句讲“居身务其质朴”,这是讲自己要修好,下面这句是“训子要有义方”,这是教儿女,先自己做到才能教儿女,所谓正己而后化人。
因此家教,什么叫教?上行而下效,这叫教。你上面已经做得很好的样子,你就跟著带动了下一代。现在很多地方都普及学习《弟子规》,但是我也常常收到一些问题,提问,问到,好像《弟子规》大家都会背了,小孩都背得烂熟,但是行为好像没什么大的改善,还是老毛病、老习气,甚至背了一些圣贤典籍,还有自高自大、傲慢心起来了,怎么办?这个关键在于什么?教育者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弟子规》孩子怎么来学?是要父母、老师做出这样一个榜样出来,把《弟子规》当作一个剧本演给大家看。“父母呼,应勿缓”什么意思?你表演出来,是这样一个意思,他就明白了,不是只停留在字面上。所以榜样的力量很重要,没有榜样,只有文字,教育是很难达到效果。这是第一个义方,正确的方法,第一个,自己先做,正己化人。
印光大师下面又讲的第二个义方是什么?“今欲从省事省力处起手,当以因果报应为先入之言。使其习以成性,庶后来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齐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第一妙法,这真的是义方,义中之义,是什么?因果教育,省事又省力。儒家的《弟子规》、四书五经这些,讲什么?讲伦理道德。人学了伦理道德之后能够耻于作恶,他以作恶为耻,所以他能够慎独,能够诚意,这是从正面教;人学了因果教育,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不遵守伦理道德,那有天的报应,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他知道这个道理了,不敢作恶。所以因果教育它省事省力,效果快,学了他就有畏惧心。特别对现前社会,十分管用,甚至比伦理道德教育还管用。为什么?说句难听的话,现在社会的人比起古人来讲不知耻,你跟他讲伦理道德,他觉得你是在讲天方夜谭,“现在什么时候了?大家都争名逐利,你还讲伦理道德,还之乎者也”。他不信你这套,那伦理道德教育就很难给他灌输进去。讲因果,告诉他,你不好好做人,你看你要是不孝父母,有天打雷轰;谋财害命的,现报。他看到这个,畏惧心产生了。现代人自私自利,你就用这一点来教化他,你真想自利,你必须要懂得因果的道理,你必须要断恶修善,否则你是自害。所以这个效果好,印光大师最为提倡,从小就要学习因果报应的道理。
我们习讲这一篇“朱子治家格言”,里面也贯穿因果的道理,这一篇是儒家的经典,讲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教育现在要怎么讲?把它放在因果的教育构架里面讲,从因和果两方面来谈,你善就有善报,恶就有恶报,让大家能够觉醒。从小能够接受这种教育,他就养成善的习性,以后长大也不会走样。这是淑世善民,也就是真正利益社会,令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还有齐家教子,这是第一妙法。《三字经》里面讲到一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讲到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子有义方。这是五代时候窦禹钧,他是燕山人,所以用地名来称呼他,是对他的尊敬,称为窦燕山。他年轻的时候没学好,也是德行不够,所以到了三十开外没有儿女。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十开外还无子,这个就不孝了。他作梦,梦到他的祖父告诉他,你不但无子,而且不寿,你没有寿命,你短命。为什么?过去没造好因。所以你要赶紧修德行善,回转天意。窦禹钧觉悟了,祖父给他托梦,他就觉醒了。于是从今以后断恶修善,不断改过自新,又不断力行善事,见到谁需要帮助,立即就解囊相助,看到人有任何的需要,立即去帮忙,而自己家居又很简朴,他居身质朴做到了,家人都不戴金玉的首饰,不穿华美的衣服,把这钱省下来去布施。他建书院,购置了数千卷的书,还请了教书的先生为四方孤寒之士来教授,讲授课程,讲学。所以这是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
后来这位窦禹钧他连生五子,而且这五个儿子都是聪明俊秀,都有很好的功名,都有伟业。他后来又梦到他祖父告诉他,说你这几年来功德浩大,名挂天曹,延寿三纪,(一纪是等于十二年,三纪就是三十六年),而且五子都荣显,你要继续勉励,不要退惰。果然他生的这五个儿子,大儿子当上了礼部尚书,尚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部长。过去礼部是所有部里面最重要的,礼部就是现在讲的教育部,过去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最重要是教育,所以礼部尚书位置很高。次子是礼部侍郎,副部长,三子、四子、五子都是得了高官,而且有了八个孙,都是显贵。窦禹钧本人活到了八十二岁,最后无病谈笑而逝,自在往生。
所以你看看,“窦燕山,有义方”,他有什么义方?就是正己化人而已,就是自己修身,而后齐家,这就是义方。而修身,修什么?断恶修善,这是义方,为我们显示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他改造命运,本来命中无子、短寿,现在子孙满堂,而且都显贵,自己还得了高寿。所以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带著儿女断恶修善,这个用因果报应之理最为恰当。教子女当中是教子重要还是教女重要?这一点印光大师过去曾经跟聂云台先生通过信,就讲到这个问题,聂云台是曾国藩先生的外孙。他给聂云台先生的一封信当中讲到,“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善教儿女,它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为什么称为根本?因为家是国、天下的根本,国家、世界都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都能和谐了,这社会就和谐。家庭如何和谐?必须有家庭教育,和谐是教出来的。人民是教好的,能教得好,也能把他们教得坏,看你怎么教。教儿女当中又以教女更重要,这个我们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印光大师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这个就说得很明白了,治国平天下的大权掌握在谁手中?掌握在女人手里!这个话是震聋发聩。
我们一般人都以为中国封建时代是重男轻女,好像是男子都掌握著治国平天下之权,这个没看到根源。印光大师这句话把这个道理讲透了,“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不是男人。所以不能说中国古代是重男轻女,你讲重女轻男还反而有点道理。为什么?世间,尤其是现在,少贤人,贤德君子少,个个都是名利汉,见利就忘义了,真正有贤德的人太少太少。为什么太少?因为少了贤女。为什么这么说?贤女将来就是成为贤妻、成为贤母,贤妻能够帮助丈夫贤能,贤母能够教育贤能的子女。所以有贤妻、有贤母,她的丈夫、儿女能不贤的这就很少,一定贤。反过来,没有贤女就没有贤妻、没有贤母,这世界就会大乱。所以“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可谓见理透彻”,这句话是讲到非常深刻的道理,讲得很透彻。
周朝开国三太都是女人,太姜、太任、太姒,这三太。太姜是文王的祖母,太任是文王的母亲,太姒是文王的妻子。周朝之所以成为我们国家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王朝,有著八百年的基业,根基是这三太奠定的。你看看历史上记载,文王的母亲怀文王的时候,眼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她的身心都处在纯善的境界当中,她怀的这个孩子将来就是圣人,这就是胎教。所以有胎教才有文王的圣德。这个胎教怎么教?当母亲的怀孕的时候就处处谨慎,绝对不做任何的恶行,不出任何的恶言,甚至不起一个恶念,纯净纯善。这胎儿在纯净纯善的氛围当中成长,生出来之后,他先天之本就已经定了。所以文王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他有圣母。文王的太太太姒,生武王、生周公,都是圣人,这一家都是圣人。孔子最佩服的文、武、周公,那都是出自于母亲之手。
所以现在人,我们称某人的夫人叫太太,这个词的来源就是指周朝三太。称呼太太那可是不得了的称呼,是把你称为是圣母了。也就是用这个词提醒你,你要学周朝三太,能够孕育出像文王、武王、周公这样的圣人,你要做圣人的母亲。所以太太这个称呼是对女子最尊贵的称呼,说你家的儿女都是圣人,所以教女就极其重要。如果这个社会的女子不贤,那是社会之大不幸。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人欲培植家国,当以教女为急务。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所以这个是告诉我们,训子要有义方,训女更要有义方。这个义方也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启蒙的老师就是母亲,父亲都在其次,因为孩子跟母亲的时间多,受母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薰陶,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在现在,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大声疾呼。现在这个社会讲究男女平等,所谓男女平等,女子要跟男子在社会上争权力、争地位。要知道,男女这个权利平等,男有男权,女有女权,各人权利是不一样的,不能够混淆。女权是什么?女权就是相夫教子,这是女子的天职,这个比男权更为伟大,这是繁衍发展人类的一个重要使命。为天地培植出一个守法良民,这就是莫大功德,这就是女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孝最大的就是为家庭培养优秀的后代。反过来,没有优秀的后代就是大不孝。这个无后,不是说没有子女就叫无后,不是这样说。有子女你不好好教他,他将来不能成为传承家风、家道、家业的人,这家就断了,这就不孝。这个就靠母亲,所以女权为大,女权最重要的就是教子。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夫妻双方都出来工作,生了儿女就交给保姆养。那保姆,不是自己的儿女,当然不会尽心。而且她做保姆,她的学识、智慧肯定也是比较弱,不如你,你都不教,你给她教,你希望你的儿女将来成什么人?这都是我们应该深深反思。
从事上讲,这句话是教子,从心上讲,要知道教子、齐家都需要先修身正心。像窦燕山,他怎么教子?不需要很刻意,自己做一个好榜样,自己能够诚意正心,自己能够悔过自新,心一转,他家也就转了,身、家、国、天下同时跟著转。所谓境由心转,一转一切转,你的心善,你周遭的环境都善,这个环境包括自己的身体,这是最贴近的环境,身体健康长寿,心情快乐。家里头所有的人都跟著转善,命运改了,家运也改了;再扩大,国运、世运都能改,心是主宰。这就是所说的修身为本,《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修身是什么?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就是《大学》所谓的知本。能不能知本?能够知本你就落实了。所以修身与训子不是两桩事情,是一桩事情。前句所说的“居身务其质朴”,后句所说的“训子要有义方”,是一不是二,我们自己认真体会。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不是二,不能分开。一修就一切修,一治一切治,一平一切平。所以心平气和就和谐世界,和谐世界必定从心开始。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41208.asp,欢迎转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