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传统教育 / 文章
中国人最懂教育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被称为世界文明古国。世界文明古国曾经有过四个,其中三个相继灭绝,唯有中国独存于世,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懂得教育。实在讲,中国因为有传统教育的深厚依托,才得以延续数千年的国脉,一路平安走到今天。
  中国传统教育最注重四个字——孝亲尊师,这是对人的终身教育。这个教育从哪里开始?从胎教开始。五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胎教,这在世界上是很稀有的。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小孩?在母亲怀孕的时候。母亲怀孕时,眼不看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她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德行。为什么?她的喜怒哀乐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激素,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小孩出生之后谁最先教他?妈妈。妈妈不离弃婴儿,婴儿离不开妈妈,这种母子间的亲情是人类的天性,所谓「母子连心」。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孩子,不能离开母亲的怀抱,不能离开母亲的视线,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母亲的言行举止应当合乎规矩。规矩是什么?是《弟子规》。《弟子规》不仅用来规范小朋友,更需要母亲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表率。我们看到婴儿出生后,他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这就是在学习。等到他到三岁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千天。这一千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作用非常大,根深蒂固,是真正的扎根教育,如果这一千天的根扎好了,一生都不会动摇。就是说,不要轻看三岁之前的孩子,其实他懂事,他有辨别是非、邪正、善恶的能力。为什么?他的妈妈给他做出了表率。中国古谚云:「三岁看八十。」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三岁之前的教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命运,因此教育必须从胎教开始,这是人生成败得失的起跑线。
  中国世世代代贤人辈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构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中国在历史上动乱的次数很少,时间很短,繁荣安定的时间很长,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都非常赞叹。欧洲的学者们研究中国历史,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能够达到几千年的长治久安?最后一致肯定,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
  中国古时候家有家道,家道是什么?祖祖辈辈所重视的伦理道德,以四维八德来说,合起来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家家都要学。可能有的人家特别重孝,有的人家特别重义,有的人家特别重仁,故其后代承传重点略有不同,但世世代代都依靠这十二个字来保持家风不坠。中国人慎终追远,注重世代传承,不冀一己、一事、一时之成功,而求建树于永恒,所以,长辈对后人必定会认真地去进行道统教育,让他们能够承传祖德,光大门楣。中国有句古话「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意思是媳妇一进门,长辈就要向她传授家道门风,让她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在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儿女一旦长大养成习气,就不好教了。这是中国过去的教育思想,跟外国人的观念不一样,是非常好的教育哲学,所谓「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一个人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早期教育,孟夫子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孟夫子出生的时候,孔夫子已经过世了,但他很有缘分,有机会看到孔子的书。诸位要知道,这个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那时的书籍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得到,随便到书店里去就可以买。那时没有笔没有纸,文字是用刀刻在竹简上,然后用绳索一片一片地串起来,你看那时做一部书是多么困难!因为数量太少,真正稀有难逢。所以,孟子有缘得到孔子的著述,分量当然不会很多,只有几种,可是孟子很得受用。他之所以能得受用,是他的早期教育好。诸位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孟母最初住的地方靠近墓地,孟子小时候看到人家上坟,觉得很好玩,他就跟着去学上坟;他母亲一看,这可不行,得赶紧搬一个地方。可是新搬的地方靠近市场,市场里面有人杀猪,孟子看了之后很感兴趣,就模仿着做杀猪的游戏;孟母一看,坏事,还得赶紧再搬一次家。第三次搬家,搬到一个靠近私塾的地方,孟子就去学读书;孟母一看,这个地方不错,就长年住了下来。从此孟子埋头苦学诗书礼乐和孔子的典籍,后来终于成了圣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启示后人:教育的根在家庭,合格的母亲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诸位还可以在中国典籍里看到,孔子是母亲教出来的,孟子也是母亲教出来的,文王的父亲王季是太姜教出来的,文王是太妊教出来的,武王、周公是太姒教出来的;所以,做为中国母亲,自古以来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尊崇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做母亲的人,如果能把《弟子规》落实在家庭教育之中,那就是落实了圣人的教育,这样人家的子女,必然是忠臣、孝子、圣贤、明君。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很有哲理。『无后为大』并不是说只要能生个儿子,就算有后。它更深层的含义是,有了儿子要把他教育好,要使自己的家业、家风、家道能够承传下去。如果生了许多儿女,个个都是败家子,做出很多祸国殃民的事来,辱没门楣,那么有这样的儿女反倒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所以,古人的教育,在孩子六、七岁起就开始严加管教。谁去教呢?老师,不是父母。父母没有办法再教儿女,因为关系太亲近了,学问也不够了,父母讲话他不一定听,所以要送给老师去教。从前儿童七岁起,跟老师一道生活,跟同学住在一起,一个月放假回家一次。老师不是父母,他怕,他不敢不听。教他什么呢?完全是生活教育,教他怎样奉侍老师、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教这些。
  中国古代家教的文献有几百种,在《四库》里面都能看到,而《弟子规》则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它荟萃了古代家教的精华。当你读这一本书的时候,等于把中国几千年的家教书统统都读遍了,这难能可贵。《弟子规》教什么?它的纲领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入则孝,出则弟」,它以孝悌为根本,然后再教谨、信、爱众、亲仁,最后是学文。
  孝是什么?孝就是与家人处好关系,跟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处好关系。悌是什么?悌是与外面的人处好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有领导、被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亲戚、邻邻乡党等等,与他们所有的人处好关系,这叫悌。古谚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悌就是人和,人和就天下太平。中国古人很少讲国家,开口都讲天下,你看那个心量多大!心量一拓开,自私自利的心就没有了,起心动念总喜欢帮助别人,成就别人,时时刻刻都做好样子,这就对了,这就是孝悌。所以,诸位不要把这个词的意思想得那么狭窄,否则就错会了孝悌的涵义。
  中国古人很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大公无私的品德,因为从前是大家庭,人们聚族而居,不能有私心,否则就会丧失整个家族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造成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过去,一个大家庭往往有三百左右的成员,个人起心动念必须要顾及全家全族的利益,而不能只想着自己。家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会,所以能治家者必能治国。《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宗族、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治国的本事是在治家当中历练出来的。
  中国几千年来能够长治久安,关键不是在制度上,而在于人的素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主流,叫做士大夫。古代四民——士、农、工、商,排在第一位的是士,是读书人。从前读书人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礼义廉耻、行是仁爱和平。虽然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圆满达到这个标准,但距离这个标准不会太远,总是希望一生尽量接近这个标准。过去读书人志在圣贤,功名利禄是附带的,不是他主求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质。所以,无论什么制度,只要人的素质好,有道德、有教养,就能做出好事;反之,如果人的素质很差,把伦常道德抛弃了,那么再好的制度也会出毛病。从前,末代帝王违背孝悌忠信,违背礼义廉耻,这个朝代马上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如果这个帝王不离开伦理、道德,他就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国老百姓是很有耐心的,对国君小的过失能够容忍,不会轻易犯上作乱,除非是做得太不象话、太严重,才会引起革命,才会造反,把你推翻。所以,一个朝代能否长治久安,症结在什么地方?在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伦理。伦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一个「爱」字。五伦之一是父子有亲,这个亲是人的天性,是本性,是性德,只要不被污染你就行,你就亲爱。你在家是父亲,你就要慈爱你的子女,慈爱你的家庭,这是你的职责;你是儿女,你的义务是要孝养你的双亲,为父母养老送终。第二是君臣有义,义是通过教育把爱提升到君臣的层面,它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义务和亲爱。做国君的要励精图治,爱护自己的子民;做臣子的要忠心事主,忠于职守。第三是夫妇有别,「别」,不是身分和地位的悬殊,而是家庭分工不同。过去,丈夫承担着家庭经济的责任,他要创造财富,来保障家人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家庭中还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教育儿女。中国古人对于儿女的教育十分谨慎,这项任务不能交给别人,必须由母亲亲自负责。丈夫和妻子有这种职责上的差别,所以做丈夫的要做到有恩、有义、有情;而做妻子的,因为她承担着教育儿女的职责,就要求她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能够言传身教,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这样合理明确的家庭分工,保持了夫妇间的恩爱,稳定了家庭的结构,真正达到夫义妇德、和谐美满的目的。然后,再通过教育把这种亲爱扩展到兄弟、朋友的层面,这就是五伦的另两个方面——「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
  五伦中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种关系是天然的,不是人为的,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出来的,是本来存在的,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天地运行的秩序,故称之为道;与道相应的思想言行,称之为德。道德的原点是父子有亲,这是天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懂得教育的原点,才能懂得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自性性德的发扬光大。
  从黄帝到孔子二千五百年,从孔子到我们现在又是二千五百年,五千年来贯穿中国的道统是什么?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之为礼。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礼要是没有了,儒就没有了;儒要是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断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五常扩展到社会就变成八德。八德在中国有两个说法,里面有四个重复的,除掉重复的,有十二个纲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儒家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纲领。
  在中国古人看来,学校办得再多,教学科目再高深,如果不落实「礼」,不将「礼」运用在日常生活规范中,这种学问就没有任何价值。中国传统教育的这一特色,在古礼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孩子二十岁行冠礼时,他的平辈要送给他一个字,从此他的朋友、兄弟姊妹、祖父母、叔叔伯伯,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和鼓励。只有他的父母、还有他的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就表明,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同等的。在丧礼中,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老师去世虽然不用穿孝服,但也要心丧三年,要在心里感念老师栽培的恩德,时时记起老师的教诲。古代,皇帝接见群臣,是面南背北行君臣之礼,但他在接见自己老师的时候,不以君臣之礼相见,而是以主宾之礼,就是皇帝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这样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老师的地位之高,人们是何等地尊师重教!
  中国古人从小就教小孩亲近圣贤,让他们读圣贤书。圣贤书里面最重要的是经与史。经长德行、长学问,史长见识、长才干。一个人通晓经史,德才兼备,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圣贤教诲引导,有历史经验借鉴,就很容易解决一切问题。所以,经与史从小就要学好。《三字经》作为童蒙教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历史、德育无不涉及。地理要熟读,为什么?读地理会爱自己的国土,如果对它一无所知,爱心生不起来。多读历史,会爱自己的族群,爱自己的国家。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历史,家庭历史就是家谱,世世代代的根本。一个人因为爱家,就会常常想到要多做好事,荣宗耀祖,这不仅自己光荣,祖宗也有面子,父母也被社会大众所尊敬。古人之所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有远大的目标,经与史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现在一般人对这两门学问疏忽了,这个疏忽亏吃大了,做人失去了方向,一生没有幸福,生活在烦恼痛苦的世界。
  《学记》是我国古时候的教育科学,经考证,这个文献最晚应在汉朝时完成,其中体现了夏商周三代学术界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想。《学记》给我们解释了教育宗旨,指出每个人到这个世间都有一定的职责。在家庭社会上你是什么身分、什么地位,这叫伦;你应当要做的事就是义。譬如父慈子孝,你在家是父亲,你就要慈爱,爱你的子女,爱你的家庭,这是你的职责;你是儿女,你的义务是要孝养父母。又譬如兄友弟恭,身分是哥哥的,就要友爱弟妹;身分是弟弟的,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古人对于这些非常重视,如果有谁逾越了这个范畴,那就是违背了做人的根本,违背了伦理和道义。《礼记·大学》所表述的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哲学的大根大本,其中的三纲八目是老祖宗传下来教学总纲,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是儒家教学的总纲。「明明德」三个字,说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我们学什么?没有别的,就是学「明德」。「新民」,现在的字义是「亲民」,但是古人批注为「新民」,亲民、新民意思都好。新是什么?新是进步,所谓日新又新,年年进步、月月进步、天天进步,向什么地方进步?向明德进步。「止于至善」,至善是性德,是教学目标,五千年没有变。从什么地方下手?从八个纲目下手。譬如格物,佛法里面讲就是断烦恼,破烦恼障、破所知障,这样明德才能显现出来。明德是人人本具,个个相同的。为什么会有差别?因为有障碍,业障薄的人就显得聪明,业障深的人就显得愚昧,道理在此地。所以,儒家的教育首先要把烦恼除掉,教你「明明德」,让你恢复本来的面目。
  教育的内容,就孔子教学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些内容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桩事情。头一个「人伦」,人与人的关系。五伦是道,随顺五伦是德,道德是根本。所以夫子教学的头一个科目是德行,比什么都重要!你的德行建立了,跟大自然的法则就相应,就能随顺大自然,这就是行道。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三个关系你搞清楚,才能够没有对立,没有矛盾,和睦相处,天下太平!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其它的是细节。像一棵树一样,这是根本,其余是枝叶,只要把根本搞好,枝叶一定繁茂,花果一定丰硕。所以,中国古代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德行,着重于道德的培养。道德与因果的关系密切,善因感善果,恶因有恶报,因果通三世,觉悟的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很深,人要是真正明了因果的道理,起心动念自然就会收敛,绝对不敢有邪思邪行。所以,中国古代教育的硬件设施,每一家都设祠堂,祠堂教伦理、教孝悌;每一县都设孔庙,孔庙教道德;每一座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教因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立体化教育模式。中国人特别重视祭祀祖先,近年来政府还特地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不是迷信而是教育。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人们要追思祖宗的德行,歌颂他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和牺牲,看看有哪些德行值得我们效法和继承。因此,祭祖实际上是一个慎终追远、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仪式。中国传统教育宝贵,祖宗千万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这些智慧和经验是永恒的真理,光彻寰宇,超越时空,经得起十方三世的考验。
  《三字经》这本书大家都晓得是教童蒙的,里面内容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教学的纲要。先让小朋友念熟、背熟,以后就会发觉一生所学都出不了这个范畴。这种教学的方法,在佛门里面、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里面都不例外。这跟外国的教育确实不相同,外国教育没有这种理念。中国童蒙教育,小朋友五、六岁上私塾,现在叫上幼儿园,念什么?念《三字经》。《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说了什么?说了最深的道理。什么人能够做到这句话?大圣人,在佛法里面讲只有佛陀才能做到。人性本善,一开学马上就教给你,你一生所学就是这个目标,就是这个方向。你如果能够证得性本善,那就叫成佛。
  《弟子规》是做人的规矩、处世的规矩、待人接物的规矩,是止恶向善的基本戒条。虽然它总共只有三百六十句,但细细地观察,它讲了多少事情?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文字不多,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如果我们人人都遵守,就一定能够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弟子规》的内容,如果与《十善业道经》去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十之七、八都是相同的意思。如果你能把《弟子规》做到,十善业你就可以打七、八十分,有这七、八十分作为基础,再继续努力一点就可以拿到满分。这桩事情,我们在庐江汤池做的实验,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而且人民是非常好教的,不难!问题在哪里?没有人教。
  中国古代,政治是为教育服务的,国家把国民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做,这个不能不知道,知道了才会由衷地赞叹中国人的智慧,觉得中国人确实了不起。《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一个国家建立政权,领导人民,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教学。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政权一建立,马上就展开教学。教学上了轨道,国家政权就会非常稳固,就能长治久安;要是疏忽了教学,国家政权就不稳定,社会就容易动乱,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懂得教育,落实教育,在教育上收到良好成果的是中国人,中国人重视教育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教育,孔子创建了私人教学的典范,而国家正式制订教学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我们在史籍里可以看到,距离我们四千五百年前的尧舜时代,国家已经正式设立了教学机构,尧舜命令契为司徒,司徒就是国家主管教育的长官。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伦理、道德。中国人重视这个,其他的像科学、技术、艺术,都放在其次。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首先是教你做个好人,做个善人,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它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伦理、道德、因果学说,到汉朝以后再加上佛教。佛教是古代帝王从西域请来的,佛教传到中国后,一比较交流,发现佛教跟中国本土文化完全相应,没有丝毫的抵触,因此中国人能够接受。佛教最初传到中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皇帝封两位来华的西域法师为国师,可见国家对佛教的倚重。当时,传统教育是由宰相来管,宰相底下有个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礼部尚书就是国家的教育部长。而佛陀教育则是皇帝亲自负责,所以佛陀教育的推动力度超过了中国本土文化,在全国能很快的开展,皇帝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了三个根,儒释道。儒家讲孝悌忠信,道家讲因果报应,佛家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家的前面两句跟儒相应,后面两句跟道相应,儒释道三家,并行不悖,三根同源,共同构筑起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共同教化和造福中华子民。英国汤恩比博士赞叹中国古人心量大,没有嫉妒、没有排斥,能够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佛教。佛教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本土文明,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提出两个命题,我把它节录下来。第一个命题,二十一世纪,只有宗教能拯救世界。他所说的宗教有四个,中国的儒、释、道加上西方的基督教,其中儒、释、道作为重点讲得最多。由此可见,他对于中国文化是多么推崇!第二个命题,谁是地球的继承者?他说是中国人。中国人自秦以来就统一,虽然改朝换代多少次,始终维持着大一统,其中有大道理在,值得深思。中国人可以说得天独厚,好像老天爷特别眷顾这个族群,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族群有善根,这个族群世世代代有好的教育。我们看,全世界许多国家或族群,有几个讲孝悌忠信的?有几个讲礼义廉耻的?有几个讲仁爱和平的?找遍全世界,只有中国。
  现在外国人都在学习孔子,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外国人都说好,我们自己是否也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心:相信在21世纪唯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大乘佛法才能够拯救世界。
  (节录自 净空老和尚讲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