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之信,不惟从一而永终,抑且刚方而正始。所谓守贞也,如持玉巵,如捧盈水,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疑,然后可以成清洁之身,全坚贞之信,何则?男子事业在六合,苟非嬻伦,小节犹足自赎。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玷,万善不能掩瑕。然居常处顺,十女九贞;惟当困苦颠连之际,金久炼而愈精,滓泥污秽之中,莲含香而自洁,则守节死节者,亦什九也。然皆为妇德。能死者未必不能守,能守者未必不能死,或死或守,亦各全其信耳。碎玉一朝,与茹荼百岁,无所轩轾,苟非势迫无奈,固无庸强践旧迹尔。
“女子之信,不惟从一而永终”,不只从一而终。“抑且刚方而正始。”就是指我们刚刚读到“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两句。“刚方”就能“正始”,她很有正气,而且慎于始。所以信不只是所谓的从一而终,包括自己的德行要让人信任,不能让人误会,更不能让人玷污了。所以坤卦还讲道,“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对内,时时都是用恭敬来要求自己,不能做出违礼之事,不能动邪念;对外,都是情义道义,立榜样,然后影响身边的人。
“所谓守贞也”,守好自己的贞洁、德行,“如持玉卮”,“玉卮”是古代的酒器,用玉做的,一不小心滑下去就摔破了。所以持身就好像端着贵重的玉卮,不敢丝毫松懈、放纵。“如捧盈水”,那种对自己的要求,好像捧着已经满了的水,假如走得很匆忙,水就溢出来了。“心不欲为耳目所变”,不会因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而产生欲望,改变自己的这颗心,不被耳目、境界所转。现在可能有人立不住,有很好的物质享受,就变心了,男女都有可能。所以德行要从小扎根,不能自私自利,不然人这一生不知要做错多少事,不知道要伤多少人的心。“迹不欲为中外所疑”,她的行迹不让他人对她的德行产生怀疑,这是她战战兢兢的地方。
所以古人在处世当中还强调避嫌,怕人家怀疑。其实避嫌在现代还是很重要,不避嫌,一些误会,甚至于一些闲言闲语传出来,就不好了。一切时都要敬慎—恭敬、谨慎来处世。“然后可以成清洁之身,全坚贞之信”,因为有这样的定力,这样的谨慎,可以成就她清洁之身,坚贞之信。“何则?”这是什么道理?“男子事业在六合”,好男儿志在四方。“六和”是上下东西南北。“苟非嬻伦”,“苟非”就是假如不是,“嬻伦”就是逆伦。假如是逆伦这个错就没有办法挽回,假如没有犯这么大的错,“小节犹足自赎。”他痛改前非,浪子回头,还可以赎罪。“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玷”,“玷”就是白玉上的污点,她的行为有损她的德行,“万善不能掩瑕。”玉上的斑点叫“瑕”,纵使她做很多善事,他人还是很难释怀她德行上的缺点,因为人们对女子的坚贞、节操要求会比较高。刚刚也跟大家谈过,女子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所以这不是对女子比较苛刻,在这种两性阴阳的社会,女子贞操不能够重视,不能信守的时候,整个社会道德会快速崩溃。可能女同胞觉得,这不公平,告诉大家,天底下没有吃亏的事情,你愈有德,愈有福报,愈受人尊敬。所以大家看,男人有成就了,最感激的人大多都是他的母亲。所以真正能为后代、为整个社会着想,这一念心是无量的福报。
这个心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跟祖先不同的地方。我们现在考虑的就是我这么做又不影响别人,有什么关系。古人是我这个行为有没有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都有大局的观念。为什么?因为以前是大家庭,他一不好了,“德有伤,贻亲羞”,让整个家族都蒙羞了。他有这样的态度,很自然的,他也会用这样的心去对社会、对国家,他的行为不能玷辱国家社会。
现在的小家庭功利主义强,都只想到自己。以前小朋友做错事,不认识的长辈看到了也会教训他。为什么?这些都是社会的下一代。小孩的父母看到了,赶紧感谢这个长辈。所以社会会乱,乱在人不明事理,心偏了,心太狭隘了,只顾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到底给家庭、给社会带来好还是不好的影响。
“然居常处顺”, 女子的人生比较顺利, 没有风波的, “十女九贞”,大多能做到忠贞。“惟当困苦颠连之际”,困苦颠连的情况下,“金久炼而愈精”,遇到这些很难的境界的时候,反而愈能凸显这些女子的德行。“滓泥污秽之中,莲含香而自洁”,莲花长在淤泥当中,开出来却非常清净,这也是比喻女子遇到恶逆境界的时候,能以德行来立身处世,这种清净的精神长存在天地之间。“则守节死节者,亦什九也。”十个有九个能做得到。古人都有女子的教化,纵使面对这么难的境界,必须以死来全自己贞洁的时候,也能做得到。“然皆为妇德。”有的是守一生不变,守节;有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死节。而守节跟死节,都是表现妇女的德行。“能死者未必不能守,能守者未必不能死,或死或守,亦各全其信耳。”都是守信、守节。能死者决定能守,能守者决定能死。为什么?坚定的意志,或死或守,只是她遇到的境界不同而已。大家觉得守比较难还是死比较难?都难。守不简单,守多少年?有的几十年。死,当下那个意志非常坚定,这样的德行连天地鬼神都尊敬。
“碎玉一朝”,舍身取义,“与茹荼百岁”,“茹荼”就是受尽苦难,“荼”本来的意思是苦菜,“百岁”就是比喻她一生为了守这个信义,吃了一辈子的苦。“无所轩轾”,不分高下,都值得佩服。“苟非势迫无奈,固无庸强践旧迹尔。”假如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也不必一定要照着古人那个行迹去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