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非常谨慎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

“私居独处”,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家中独处。儒家常说“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非常谨慎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谓“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当他在独处的时候,这一些司命之神反而是看到他的意念当中有贪的念头,所谓“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贪着。而这个贪,事实上不只世间这个欲望会贪着,连修道有时侯也会贪法。这个想学、那个也想学,学得很杂就不得利。修行要精进,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师长常说,学了佛,不能这个“贪”换对象,本来是贪世间这些欲望,现在变成贪经书、贪法。看到这个经书很喜欢,请回家,结果家里面经书好几个书柜,其实也都没有看。其实经书给大众看,给想看的人得利,这个我们也非常欢喜、随喜。包含我们图书馆借书,假如这本书在图书馆只有一本、两本,假如我们借很久又没看,其他人刚好要看,他就借不到。所以不要贪,这一段时间能看什么,全神贯注把这一部经学好,就不要拿很多这些法宝。假如只有一本、两本,我们不借了,我们真的很想看,就到图书馆去看就好了。时时都有一个为人着想的心,这个重要。不能只想自己,想自己,自私自利也是贪。

  在一切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都不能起贪着,其实这个不容易。比方说对人,以前他对我挺好,现在比较不好,有没有贪着?有贪着,就是开始比较了。比较了之后,就开始可能生情绪、嗔恨。所以修行时时不可执着、不可贪着,要善解人意。可能他现在比较忙,我们设身处地一下,不要去求,世间任何事随缘就好。一有求就有求不到的痛苦,人一求,慢慢变什么呢?求到了以后会起个念头,慢慢变应该是我的、应该的,那个都是贪的一个心态。

  假如人真正要把自私自利去掉,世间没有事情都是我应该得到的,都长存一个感恩的心,这样就不容易贪着。甚至于你自我期许,我就是要把我执断掉。所以任何因缘或者对任何人无有所求,只想着怎么利益他、怎么利益这个因缘,绝不对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因缘有任何的所求,那就心地清净了。有所求,那个情就开始作用了,就开始在那里缠绵。互相要求来、要求去、互相指责,哇,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