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所以吉祥的人,语善、视善、行善,一天有三件善行,积满三年,上天必定降给他福报。凶恶的人,语恶、视恶、行恶,一天有三件恶行,积满三年,上天必定降给他灾祸。为什么不勤勉地行善去恶呢?这一节是总结全篇,实实在在地教导世人行善去恶的方法。「故」字,是为了贯通承接上文而说的。所谓的吉人,是因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谓的凶人,是因为他作恶就会得祸。诸恶与众善,是无法说得尽的,大概说来,语、视、行三种善,正是要切实去下功夫的地方。语善,像不合礼的不说、乐于宣扬他人的善行、启发他人的善心等都是。视善,像不合礼的不看、乐于看到善人、喜欢观看善书、常常发现自己的过失、不看他人不对的地方等都是。行善,像不合礼的不做、不合法的事不做、勇猛地行善,时时做便利他人的事,积集种种不为人知的阴德,在一个地方提倡引导,乃至推及四方远处,来感化有相同志向的人,和他人有同样的善就是了。至于恶,那就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这是唐虞两代考核绩效的方法,也就是圆满的时期,善行积满或恶行充满。人心非常地活跃,是变化无常的,如果在三年期间,心地都没有任何改变,那么他的善恶就已经精纯了。这里指出「天」字,这是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是整篇文章的终结处。而所谓的天,是指我们的心。孟子说:「保存灵明的本心而不丧失,恒顺自然的本性而不伤害,这就是奉行天道而不违逆。」这两个「必」字,不一定是指苍苍冥冥、无声无臭的天,而必定是指我在三年之中,心中所发出的语、视、行,所谓无不是自己所求得的,就是这个道理。圣人乐于行道,原本就不是为了求福;为了求福而行善,心中已经牵涉到私利了。所以只应当尽自己的心力,顺从接受上天的安排,不可有一丝毫期望希求的心。然而一切都是自心所感召,天理很快就会回报。祸福的道理,本来就是遍布于天地之间,一点都不会有差错。世人认为行善去恶是本分内的事,这固然属于上上等人,但是世间大多是普通人,哪能全部都是上等人呢?所以害怕灾祸、希求福报而去恶行善的人,这也是太上所希望的,正是只怕世人不肯求福而已。所谓︰「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有益于得也。」照这样来求,对于希求福报,本来就不会有所伤害。所谓的降福,像是享受福禄、子孙善良、荣显昌盛、寿命延长、家道兴隆、万事和顺,甚至作圣作贤、成仙成佛、彻悟自性、证得无生、度人度物、作为万世榜样等都是。所谓的降祸,像是遭受明显灾祸、子孙险恶、凌替败亡、寿命短促、家道沦丧、凡事遭受挫折,甚至死后堕入无间地狱、轮回异类、永劫受罪、恶业殃及后代、万年遭人唾骂等都是。唉!由此而论,招来祸福的途径非常广泛,实在是不可思议呀!最后一句揭示「勉行」,只是就众善奉行来说,是全篇的总关键。勉这一个字,是改过迁善最重要的诀窍。胡不,是奇怪感叹的词句。行,是身体力行。所谓的勉行,就是努力去实践,到死都不退缩。《书经》说:「非知之艰,惟行之艰。」俗话也讲:「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实践,绝对不能得到好处;既然不能得到好处,就免不了往生死大海中自作自受去了。世间人想要寻求生路,必须下定一番死功夫!朱子说:「阳气发时,金石亦透;精神到处,何事不成!」人若是能够如此,那么等到行满功圆时,成就仙真、证得圣位难道不是必然之事吗?
    【故事】宋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壮年时期高中进士,担任过郡县的地方官,一直升到卿佐的官位。当官二十多年,他每天一定会思考怎样效忠君王、泽被百姓的方法;对于自己的视听言动,一点都不敢随便,虽然处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仍然保持战兢惕励的状态。等到儿子长大成人,他便辞官归隐,布衣蔬食,不再涉及世缘,清心寡欲地修道。他每天念诵《法华经》、《金刚经》等各种经典;有空就修习禅定观想,一切世俗杂事,丝毫都不沾染,道德性命也归于自然。到了徽宗大观年间,年纪九十多岁,忽然开悟,嘱咐侍者说:「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场戏剧,当锣鼓响起时,剧中的生旦丑末等角色,各自表现演技;等到蜡烛烧尽、灯火熄灭之时,又有什么乐趣呢?就像我来到世间九十年,有如幻化,也像朝露或闪电一样。幸好悟到这个佛性,这个佛性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不是赤白青黄,也不是长短上下。没有瞋恨,也没有喜悦;没有是非,也没有善恶。所谓一点东西都没有,但万象都包括在其中了!这是最真最上、无往无来的奥妙真理,只是在世人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断罢了!三世诸佛都是从这里出现,这就是世尊所说的真语、实语、如语,而不是诳语、异语。你们各个都应该勤勉去实行。」说完之后,就静静地坐下来,双手合掌而往生。一时之间异香满室,祥云遍布虚空,种种光明照耀世界,好几天都没有散去,前来瞻仰的人非常地多。
    【结语】张拱辰先生说:「一切作为,没有不是由小而大。」所以凡是有血气灵性的众生,都可以直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果)。然而这种无上菩提,就只是从谨慎细微的心念和行为开始,而后扩展开来直到圆满而已。《了凡四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所以怎么可以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而把一切祸福都推托给天命,因循苟且地虚度一生呢?天下非常地广大,万世也非常地久远,纵然是有万手万目,来救助这个世界,但还是不够的呀!所以最为急切的事情,就只是教化世人,难道一定要成为圣贤之后才能教化世人吗?世人如果能够闻善则喜、见善则乐,时时讲好话、谈善事、说善报、传布善书,那么其中的教化就已经很多了!至于在教化的过程中,所产生转移灵巧的变化,其中的奥妙,自然会愈来愈进步、愈来愈精纯,达到极度融洽和合,而自己一点都没有发觉。而教化平庸的人,又比不上教化豪杰之士;若能得到一位豪杰之士而加以教化,可以改变局势,可以承先启后,使此教化辗转传布,那么教化力量就可以更加普遍。古圣先贤和经典书籍的传世,都是为了这一个大事因缘。而现在这篇《感应篇》,是太上度化世人的玄妙真理、诸佛救度众生的秘密真谛,实在是非常慈悲的绝妙佳作,可以世代传播,绵延不绝。凡是读诵本篇、遵行本篇、刊载本篇、传布本篇的人,也都是有一大事因缘存在。本篇能够唤醒世人、启发民众,培养元气、创造福祉,成就他人善行,天地清净安宁。这一个利济众生的心量,在亿劫之中永远保持圆满,实在是不可思议呀!
    (节录自集福消灾之道「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