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传统教育 / 文章
家庭百科报群书专刊_李越老师演讲-不学礼无以立
http://www.amtb.cn/
http://www.amtb.tw/rsd/rsd.as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家庭百科报群书专刊_李越老师演讲
不学礼无以立
——《礼记治要》的和谐生活
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校长  李越

 
    中华文化包含着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简单扼要,明了清晰,历久弥新。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故安身立命,教学为先;创业齐家,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义之邦,教学为先;稳定和谐,教学为先;国丰民安,教学为先;太平盛世,教学为先;长治久安,教学为先。无论是家庭、团体,还是社会,都要把教育摆在第一位。而人伦道德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礼的内涵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常道。人弃常则妖兴,坏习气、坏毛病、劣根性就会猖獗,妖兴则起四贼。史书上载,后稷教导人民如何种粮,人民得以生存。吃饱穿暖后,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尧王开始担忧了,“使契为司徒”,教人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人伦秩序。当人没有接受教化时,不知不觉言语、行为、思想可能会偏离道。纵然有人的外表,内心已经变得不干净了。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在中国历史上,古圣先贤如何教化人民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人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皇行道无为而治,五帝是以德治天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以仁治理天下。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仁没有了,还有义,孔老夫子形容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夫子周游列国,其目的是希望推行仁政,恢复周礼。
    秦朝霸道,义礼不讲, 15 年亡国。汉高祖刘邦代秦统一中国,掌权之后,一度废礼从简,导致朝廷群臣饮酒争功,一片混乱。于是高祖又请儒生治礼,入朝时,见群臣有序站立,肃穆庄严,才感受到帝王的尊严与国家的庄重。汉武帝独尊儒术,建立礼制,用礼来维系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平。儒教礼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故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由来久矣。
    礼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失则天下大乱。今天,我们要从礼开始去做,把礼找回来。礼中最珍贵的,是恭敬心,就是对人的尊重,是敬人。不仅对人要尊敬,对事要认真负责,对万物也要恭敬。《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即无所不敬。而今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傲慢、随便、放纵。所以古德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心要像穿针引线一样,一丝不苟。
    汉代大儒郑玄注曰:“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体是心,履是实践,内在的修养要借由外在将它体现出来。当我们与人照面时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传递的是善意与温暖,即便有过不和,我们的这个主动招呼,也能使不愉快的事情烟消云散。当人与人之间彼此能够尊敬,人际关系哪有不和睦的?
    体,就是在心地上下工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有穷究事物道理、纠正行为之意,也有革除物欲之意。当欲望不断降低的时候,良知显现,烦恼清,智慧长。自然待一切人就会诚意正心。体之落实,就是利他、利民、利国。透过礼的修养,来正性情、和万物。
    《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道德仁义,假如没有礼就没有办法完成。我们讲道德仁义很抽象,好像看不见、摸不着,要透过礼来修养。德是什么?德的根本是孝,孝要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的“入则孝”做起,将我们的道德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教训正俗,教育、教化、风俗,没有透过礼,它就不周详、不完备。纷争辨讼、是非曲直,没有透过礼来断定,就不能明辨是非,无法做出判断。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假如没有五伦的关系,就会失去本分,失去道义。
礼之功用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者也。”
    礼的功用,首先是确定亲疏关系,五伦关系没有确定,就会伦乱义失,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天下大乱。
    决嫌疑,就是判定事物的嫌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女长父不可以抱之,子长母可以抱之。祖可以弄孙,父不可以弄子。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亲表尊严,母亲表慈爱。假如父母跟孩子没有距离,嬉戏玩耍,孩子就学不到尊严,学不到礼敬,跟人相处就会随便轻慢。《孝经》说,“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礼缘情而作,人有七情五欲,礼是要我们的情感有所节制,不能无限度地发展。《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就是告诉我们,言语行为要有节制、分寸。
    别同异,就是分辨事物的差异。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做人要有名分。
    明是非者也,是非曲直怎么明辨,需要规定、制度、办法、手续等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做。
    《礼记》告诉我们,“夫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秤、绳、墨、规、矩为基本之器,有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万器。礼就像这些基本之器。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礼,刚济万事,雕琢六情,内正性情,外守规矩。
礼之意义
    礼是人类言行的规则。假如没有这个规则,就如墨子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依据自己的好恶私欲行事,正是人与人冲突的根源。
    礼在佛家叫“戒律”,在儒家叫“礼”,在今天来讲,就是“科学的办事精神”。出家人早晚颂戒律,时时提醒检讨自己。我们说早晚读《弟子规》,也是在提醒检讨自己。科学的办事精神就是我们待人处世接物,守规矩,守秩序。所以说戒没了,佛就没了;《感应篇》没了,道家就没了;礼没了,儒就没了。
    “儒”者,人之所需。生命维持需要食物、阳光、水分、空气。而人的精神领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敬、和睦相处。规则不是人为制造的,它来自天地的运行秩序,《礼记·乐记》中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别”。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运行不悖,大地上的山海平原高下相宜,春夏秋冬四季生生不息地在旋转。假如我们违背,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了。圣人承天地之德,效大地之法,顺四季轨迹而制礼作乐,符合天道又合乎人情。大礼与天地同节。朱夫子讲,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在天表现在自然万象的规律,在人就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礼的范围非常广博。大到国家的典章制度,小到我们生活的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所以孔老夫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记·经解》中说,“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群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
    礼仪起到的是防微杜渐的作用,如同防洪筑堤。我们不希望人类遭受灾殃,必须要以礼节之,要以礼防之。所以礼是用来护佑我们的。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为什么?男不忠,女不贞,同床异梦。《礼记·昏义》告诉我们:“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今天离婚率不断上升,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后代子孙在不健康的家庭当中成长的挣扎和痛苦。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古人用教化,让人在不知不觉当中迁善改过。好像口中含了一颗糖,不知不觉就化了,人心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滋养。“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这就是提醒我们,时时要有一颗慎重心、恭敬心,才不至于不知不觉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最后连命都没有了。礼就像卫生防御,治未病。法律如手术割治,治已病。
    婚姻的目的和意义,是将祖先的美德、风范以及留给我们的家道、家学、家规、家业,代代承传,使我们子孙后代的文化、道统,绵延不绝。所以两个人的结合是要为对方负责,上对祖宗、父母负责,下对儿女子孙负责,还要对社会、国家、整个民族负责。
    婚姻不是喜欢就来,不喜欢就去,它是道义的结合。一个真正的家是付出、感恩的地方,绝不是斤斤计较、谈利害、讲对错的地方。曾有外国学者问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说,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到底在哪?这位长者说,在家庭,冲突的根源是夫妇,利益当前,你是想到对方还是想到自己?如果事事想到自己,哪会不冲突?哪会不对立?
    新人在结婚之前,若能接受婚礼、女德的教育,每一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都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和乐。儿女在这样的家庭成长,怎能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格?他走向社会怎能不去爱人、助人、帮人呢?!
怎么学礼
    学礼从哪儿下手?《弟子规》。四书五经是儒家的枝叶花果,《弟子规》是根,是做人最基本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的本质在“敬”字。敬是德之所聚矣。《弟子规》不是圣人杜撰出来的,是圣贤人言教、身教的写照,是他们的言行结集而成的经典,在古代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细细感受《弟子规》的每一句话,哪一句不是我们一个人应该有的行为和规矩呢?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诗经》讲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假如我们没有礼,还不如快速地死掉算了。礼是什么?礼是恭敬人的善行,礼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礼是我们一个人光荣的徽章。今天学礼,至少要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人,不妨碍人、不恼害人,不给别人压力。进而再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再进而,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这种感觉一则源于内心的柔软;二则来自应对进退的分寸。二者缺一不可。
    《弟子规》的每一句都是表一个“敬”字。入则孝是礼敬父母,出则悌是礼敬兄弟姐妹和长辈。“凡出言,信为先”,是言语的礼敬。恭敬别人,其实是恭敬我们自己的性德。
    《孝经》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育,最重要的是学“敬”。古人讲自卑而尊人,礼敬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把自己放低,礼敬别人。海南监狱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服刑人员都翘着二郎腿,晃来晃去,三五个月后再交流时,他们都痛哭流涕,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行为伤害了父母亲人。现在,那里的服刑人员常常鞠躬,当他们的亲人探监时,他们跪在亲人面前忏悔。
    礼是我们天性本有的,不是额外学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学圣贤的教育,学《弟子规》,学《孝经》,是补上我们人生缺失的这一课。恢复我们本有做人的德性。
    礼是修身的工具。礼是具体的落实,是实践。《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从自我修身开始。正己才能够化人,《中庸》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我们先正己,不要求别人,人与人之间就上下无怨,民用和睦。《吕氏春秋》说:“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所以,学习中华文化必须从修身开始。修身,就是修正过去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改邪归正。从自我做起,感化一个家庭,感化一个团体,感化一个社区,感化一个城市,进而感化整个社会。
    从哪开始修身?“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学传统文化到底从哪开始学,从哪做,也越来越具体—— —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透过每天行住坐卧的练习,人的气质发生变化。由外而内化,由内又改变我们外在的行为。
    《童蒙养正》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真正的教术从家开始,古代都是大家族。而今天,我们要将家的内涵、精神实质移植在企业、团体,恢复我们中华文化的家文化,进而使社会和谐。同时,教育要回归到孩子,进行扎根的教育,学习童子应该懂得的规矩和规范。学与习,是两条腿走路。我们往往学传统文化有一个流弊,学的多,习的少。“吕献可尝言,读书不须多,读得一字,行取一字。伊川先生亦曰,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盖读书不能力行,只是说话也”(《养正遗规》)。落实“房室清,墙壁净”的过程,就是在修身。透过做这些内务的整理,来收拾我们散落的心、放逸的心、懒散的心、傲慢的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知止而后有定,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里,心是定的,才会开智慧。我们人生的目标无非就是要开启我们的智慧大门。所以这是一个手段。
    为学第一功夫,就是要降得浮躁之气。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乱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失其正常。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小事开始。扫地是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世界变成清净地。所以借由干家务,是来扫我们的心地。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做加法,增加知识,为道则是做减法,涤除坏习气、坏毛病。要减到什么程度呢?无为而无不为,寂然不动,无私无为。这时候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做出的任何行为都与《弟子规》相应,智慧也就打开了。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勉学》)。都在学,存心却不一样。讲论文章,若没有做到,没有真正的得利,那只是春华矣。修身利行,秋实也,真正力行之后,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