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举到《菜根谭》当中的这句教诲,“融得性情上偏私”,这个“私”是自私的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而整个家庭的关系,最恶劣的情况没有比舜王更恶劣的了,父母(他的父亲跟继母)要害他。而在这样的家庭关系当中,舜王可以以他的至诚孝心,感动当时候的天子尧帝,感动全国人民,最后也感动了他的父亲、继母、还有傲慢的弟弟。从这个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石为开”是结果,因是什么?“精诚所至”,人的至诚心要现前。
曾国藩先生讲到,“一念不生是谓诚”。什么是真诚?没有一个邪念才能真诚,没有一个贪瞋痴慢疑在其中才能真诚。比方今天你起贪心了,贪对方的东西了,你跟他讲话真诚吗?比方说带着情绪了,不真诚;带着傲慢,不真诚了;带着怀疑、带着成见,不可能有真诚。所以要无所求的付出才能真诚;心里面亲人一丝一毫的成见都不在心上,才能真诚。有成见在心中,一遇到什么情境,藉题发挥,无名火就上来了。
所以从舜王他团结整个家庭的这个历史,我们能学到什么人生的智慧呢?“慕贤当慕其心”,要仰慕,要能够体察到圣贤人是用什么心境在面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大舜心中只有父母,念念为父母想,而且他是坚定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坚信这个真理,所以不能感动对方,他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舜王有这种心境,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跟人相处“见性不着相”,见人家的本性,相信人家有本善明德,不执着人家错误的行为,这样才能真诚。一执着,“他曾经给我讲那一句气死我了,他做那件事太令我伤心。”都记这些东西就不真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