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孝亲尊师 / 文章
善事父母要养其身、养其心、养其志、养其智


    现在我们学习《弟子规》,说“揖深圆,拜恭敬”,给别人鞠一个躬,很多人都不能够理解,不能够接受。这个告诉我们善事父母要从礼上做到,当然这个礼,它只是一种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礼表示对父母的恭敬、感恩之情,它这个本意还是要用心地体会父母的需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鞠躬。所以善事父母,首先要养父母之身,就像《孝经》上讲到庶人之孝的时候就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要顺着四时的变化,按着自然的规律来生产、生活。“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什么叫“谨身”呢?“身不为非”就叫谨身。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法度,不做为非作歹的事。节用,就是即使是很富裕也不奢汰,不过分地追求奢侈浪费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奉养好父母,让父母安心,这个就是普通百姓的尽孝方式。
    当然要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经济上有保障,这仅仅是孝养父母的最起码的要求。在孔老夫子的那个时候,有一个弟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就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说,现在的人认为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对于养狗养马而言,也同样是养,如果仅仅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呢?所以,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心。而养父母之心,除了尊敬父母之外,还要能够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是说,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我们看一个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功课不好,这个父母会担忧,这就是不孝了;上了初中开始上网吧打游戏,不好好学习,耽误了功课,也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结果到了高中,每一天交际了很多不好的朋友,不务正业,也会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等走上了工作岗位,不专心工作,不珍惜工作的机会,对领导不尽忠,然后一不高兴就把领导给解雇了,这样的孩子也会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更何况是那些啃老族,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和父母要钱供养,让父母担忧,让父母有很大的负担,这全是不孝。
    所以从这里看,一个真正的孝子,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所以中国人才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这个孝子,几乎在德行上没有欠缺,他的父母对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非常地放心,这是养父母之心。
 


  孔老夫子还说了一段话,他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侍奉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了,有事情儿女去代劳,有好东西让父母先吃,你以为这就是孝了吗?意思是说这远远不是孝,那怎么样才是孝呢?
    在《礼记》上也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他和父母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和颜悦色,而且愉色婉容,面容都是很柔和的,说话声音也是很温柔的,这才是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对父母的一种自然的表现,这是养父母之心。
    还要养父母之志。当然我们知道父母培养儿女,也都是对他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孩子能够立身行道,自己的身修养得很好,处处走在道上,甚至都能够扬名于后世,后世的人提起他,对他都非常地尊敬、佩服,这个才是让父母感到非常地自豪,说起他来,觉得没有白养了这个孩子,所以这个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个孝才尽到了完美。
    除了养父母之志,还要养父母的智慧,就是说父母年纪大了,一般年纪大的人,就会对财看得比较重,所以,你要经常地劝导他,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要那么多的钱有什么意义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年纪这么大了,父母也不要再那么操心儿女了,自己能够身心健康,有一个积极的思维,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这个是最重要的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要给他讲这些道理,不要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还念念牵挂儿女。
    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弟子规》上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并不是说父母所作所为就都是正确的,如果父母所作所为,有违大道,我们就要去委婉地劝谏,让他更改,但是劝谏的态度,一定要“怡吾色,柔吾声”,不能因为自己对了而父母做错了,就对他们厉声厉气,很不耐烦,那样就错了。所以要提升父母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也学习圣贤教诲,能够求圣求贤,这样的话,这一生才没有白过。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善事父母实际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