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王羲之有三个儿子,有一次去找当时的宰相谢安,那是晋朝时候。三个孩子拜访这一位长者,拜访完,旁边的朋友就问谢安,“这三个孩子,哪个人德行比较贤能?”谢安回答,“小儿子王献之比较好”。旁边的朋友就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他说,“大儿子、二儿子一开口都是一些俗事,话比较多。这个小儿子除了一些礼貌上的问候关心之外,就没什么其他的闲话”。《易经》上说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吉祥的人,他的话是少的;浮躁的人,他的话是特别多,见人就想讲话,好像有满肚子的话,甚至是满肚子的苦水要吐。我们体会看看,为什么人的话少是吉祥的?话少代表心比较定,定就比较看得清楚事情,浮躁看什么事情都会偏差掉。定生慧,人一有智慧了,他就会有福报。“天降之福”,上天要降福给这个人,“先开其慧”,他有智慧再来接受福报,这才是真福报。没有智慧,一有福报,那个福报变成他堕落的一个因缘,一有钱,他没有智慧就骄奢淫逸。什么样子是上天要降福於他,开他的智慧?“惭愧、奋发、改过,皆天开其慧;悠忽、昏惰、自欺、饰非,皆天夺其魄”。其实“命由我作”,真明理的人可以给自己算命,自己的心只在惭愧、奋发、改过,上天就要成就这个人。假如我们的状态恍恍惚惚,就这样过了一天,浑浑噩噩,又很怠惰,什么事情不肯承认错误,饰非、自欺。什么是自欺?我们今天写的“日省一过”,写的时候都想不到今天有错什么,那自欺就很严重了。一天当中的境界,所谓万境交集,我们的念头、言语一定会有偏颇,能不能洞察得到?能洞察到才是不自欺。
躁人之辞多,言语多了之后他就浮躁,而且言多必失。“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事实是怎样就依照事实去讲,不要再添油加醋,就事论事。“信、达、雅”,信是依事实讲;达是表达清楚,不要让人家听不明白,而且这个“达”当中,整个来龙去脉要讲清楚,不要断章取义去讲,造成对方的误会。遣词用句文雅,但是要朴实,不要修饰得好像很华丽,也没那个必要。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言词表达清楚就好,不要讲话变卖弄词句,那也不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200608.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55-077-0020
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