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道义人生 / 文章
表面很恭敬父母,但内心有埋怨、有不满,久而久之会伤了天性
请看《群书治要360》第八十九句:【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句话也是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平常居家的时候,应该以恭敬的心去侍奉。这里“敬”字非常地重要。《论语》上记载,孔老夫子的弟子子游来问孝,孔老夫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够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对于犬马,牠们也能够以自己的体力来养主人;如果不孝敬、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和犬马侍奉主人区别开来?所以,他在这里特别强调儿女侍奉父母时候的恭敬之心。
 
这个恭敬之心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不要迟缓,不要像没有听到一样待搭不理,似听未听,像没有那一回事,这就不恭敬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令我们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要马上行动,不要偷懒,不要借故不去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有过失、做错事、做事不够完美的时候,父母给我们指正过来,我们要有耐心,要恭敬地去听从。“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顺着父母的心思,而不能够违逆父母,心里有逆反。这些都是儿女对父母恭敬心的表现。
 
在一个短片中,讲了一个外国的父子之间的故事,这个短片题目叫《那是什么》。这个儿子带着父亲到公园里去闲坐,但是这个儿子的心并没有在父亲身上,他在看报纸。有一只小鸟飞在旁边,这个父亲为了和儿子沟通、交流,就问他:“那是什么?”这个儿子漫不经心地把眼睛从报纸上移开,看了一看说:“那是一只小鸟。”又回去看他的报纸了。过了几分钟,这个父亲又忍不住了问:“那是什么?”
 
这个儿子又看了一看,不就是一只小鸟吗?他有些不耐烦了,声音说话也不礼貌了:“那是一只小鸟。”说完又回去看报纸了。过了一会儿,这个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这一次声音更大了,冲着他父亲就吼了一声:“那是一只小鸟。”又回去看报纸了。结果这个老人家还是想跟儿子交流,就又问:“那是什么?”这一次儿子终于不耐烦了,把报纸扔在地上,然后非常生气地对他的父亲吼叫说:“那是一只小鸟,我都跟你说过几遍了,还问,还不明白,真烦!”
 
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的父亲默默地站起身来,走进屋里去了。他儿子还是不依不饶地说:“你要去哪里?你怎么了?”这个父亲没有作声。等他回来的时候,拿到了一个日记本,这个日记本上记载的是这个儿子小时候的一些故事。他翻开一页,递给他的儿子,告诉他说:“大声地读”。这个儿子念道:“有一天,我带儿子去公园散步,儿子看到了一些小鸟,他问我那是什么?我很耐心地回答说那是一只小鸟。但是这个孩子很好奇,他不停地问,那是什么?我仍然很耐心地对他说,那是一只小鸟,并且讲了很多关于小鸟的故事、常识给他听。
 
整个下午,这个孩子问了我二十一次那是什么,我每一次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那是一只小鸟。因为我对这个孩子充满爱心,丝毫不觉得他反覆地问这个问题很烦。”当他的儿子读到这里的时候,想想自己刚才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非常地惭愧,“人之初,性本善。”他就把父亲抱在怀里,搂在一起,流下了眼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学,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外国人,从小没有接受儒家孝道的教育,不知道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地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所以对着父母大吼大叫。
 
《礼记》上也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他对父母的态度一定是和颜悦色,欢愉的颜色、温柔的语气,怎么忍心对父母大吼大叫,伤了父母的心?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他没有学过《论语》,也不知道对待父母,不仅要赡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要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恭敬、感恩之心。但是他看了父亲记的儿时的日记,把他的孝心唤起来了,他就流下了忏悔的眼泪,和父亲抱在了一起。这说明父子有亲是天性。
 
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这是人之常情,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而圣人的教导,是顺着人的本性去教,这就叫“率性之谓道”,顺着人的本性去教,才能够把人教好。
 
孔老夫子的另一个弟子子夏来问孝,孔老夫子说:“色难”。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了事情,儿女去代劳;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先吃,你以为这就是尽到孝道了吗?换句话说,这远远不是孝道。养父母之身,侍奉父母,代父母去做各种家事,这是为人子尽孝最起码的本分。
 
但是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养父母之心,对父母恭敬,要和颜悦色。《弟子规》上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即使父母做错了,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也要和颜悦色,这才是养父母之心。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俞麟,读了很多书,学识不错,而且邻里乡党都说他孝顺。大家看他每天晨昏定省,早晨去问候父母,晚上侍奉父母睡觉,做得都很符合礼。大家都认同他是一个孝子,甚至邻近的乡镇都有人来向他学习。
 
他有一个朋友王用予,有一天梦到了文昌帝君。因为他们是同乡,他就向文昌帝君请教:“俞麟这个人很孝顺,学问也很好,他有没有考上?”文昌帝君说:“他没考上。他本来可以考上的,但是他的功名被削掉了。”后边这段话很重要:“他是看起来很孝顺,可是都是做给人家看的,他犯了腹诽的罪过。”
 
什么叫腹诽?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恭敬父母,做得都符合礼的要求,但是内心对父母有埋怨、有不满,没有表现出来。这样久而久之,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性,最后使得他的每一个孝顺父母的行为都成了应付,都是装出来的,他的良知受到了很大的障碍,俗话说的天良泯灭。而且他对人讲话也非常地苛刻,是没有真正从内心去培养德行,所以他这一生就考不上功名了。
 
所以这个孝,应该本于父子之间的天性。父子之间,“人生百日,体露真常”。这个孩子出生一百天的时候,我们观察他的动作、容貌,他看到谁都是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喜欢,发自内心地对每一个人微笑,这就叫人的天性。他没有说看到这个讨厌、看到那个喜欢。见到父母,自然也是有这种天然的亲情,这叫“人生百日,体露真常”。
 
但是因为后天的环境薰染,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使他本有的天良泯灭了,对人的这种自然的亲爱、自然的信任、自然的友好、自然的恭敬渐渐地丧失。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怀疑,充满了对立、排斥、互不信任。像俞麟就是表面上对父母很恭敬,做出来的行为都符合礼,但是实际上都是为了装给别人看的,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好名之心,这个本性的天良却愈来愈少了。这叫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这是我们特别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