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解读: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提到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哪里看出来?从他的一言一行,所以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当他所形成的是孝心、是恭敬心,那他的学问就扎得很好的根基。当他没有这一分孝跟敬,他生起的是什么心?可能是傲慢,可能是不恭敬,这很有可能就毁了他一生的道业。我这么讲不夸张,《大学》里面有提到,一个人假如要对社会、国家贡献,说「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要怎么样?「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以孩子要能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所以,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你叫他:小明!他会怎么回答?标准答案。现在假如有个孩子,你叫他,他走过来:叔叔,你有什么事吗?你会突然对他怎么样?肃然起敬!现在真是硕果仅存的孩子。所以孩子要教!很多家长,我说孩子从小要教他礼貌,看到长辈要叫人。他说:叫人?他能对著你笑一笑就不错了,还叫人!诸位,这样对孩子的态度对不对?你看,我们现在教孩子把标准降低,会造成什么结果?一代不如一代。你看结果不都呈现出来了吗?所以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你抓住原则,孩子就能学到这样的水准。我们要引导孩子,父母叫你的时候要赶快过来: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当然我们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纵使你现在演不出来,也要怎么样?习惯就成自然。当我们做出这样的态度,这种孝心跟恭敬的气氛就会薰染,就会在你的家庭形成风气。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样的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还有没有?「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假如你明天去上班,你的上司叫你,你马上跑过来:经理,你有什么事吗?你经理马上说:你今天有没有发烧?没有关系,从我们开始改变,整个地球都会变,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所以学习要举一反三千,要能从我们的内心,所谓心行一如。
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诸位朋友,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诸位朋友,恭敬心太重要了。
那对孩子要不要「儿子呼,应勿缓」?你不要说蔡老师说对一切人都要恭恭敬敬,今天回去你儿子叫你,你马上跑过去:儿子,有什么事吗?那你就学呆了。孩子,我们是长辈,他是晚辈,我们要让他对我们恭敬,要去成全他的恭敬心。所以应该是,孩子假如今天说:爸爸,你过来一下。你要不要过去?不可以,要说:你怎么不过来。然后他过来再跟他说:来,我们一起来学《弟子规》。你不要又开始训斥他,不要,要循循善诱,跟他一起学,他自然在这些圣哲的故事他会心生效法。所以,我们面对不同角色,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学问。
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刚好有一天在她的门口给她敲门,她的婆婆(就是孩子的奶奶)就走过来,可能是要叫孙子吃东西。结果她孙子马上就回了一句话:你别吵了!怎么办?你看孩子对奶奶不恭敬。所以教育很重要,要慎於开始,你一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等他习惯了就很难改。这位老师很有敏感度,马上开门跟她的孩子说:跟奶奶道歉。马上纠正他讲话的傲慢、不恭敬。这孩子死都不道歉,不愿意道歉。结果她的婆婆就说:天气这么热,别道什么歉。这时候怎么办?这个在考验我们为人父母的智慧。
结果看孩子不道歉,他母亲马上就说了,她说:妈妈,孩子没有教好是我的过失,我跟你道歉。这个妈妈话才说完,儿子眼泪就掉下来。眼泪掉下来代表什么?有惭愧。接著母亲又告诉孩子:你看你对奶奶这么不恭敬,奶奶却念念都想到你,怕你太热了,你有没有看到奶奶的心都是时时为你著想。当媳妇的要帮奶奶说话,这个奶奶听了以后很感动,然后就走了。所以婆媳关系因为这件事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奶奶觉得这个媳妇知道我的心。
接著这个孩子,他妈妈就跟他说,你今天晚上要写日记,好好反省一下。结果这个孩子晚上写日记,说他有两个我,一个是很善良的我,一个是不善良的,那个不善良跟善良在那里拔河。诸位朋友,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挣扎,长大以后有更多的挣扎。但是假如孝心从很小就扎根,他人生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他人生也不会有因为不恭敬,因为坏脾气,做了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我们这一句教诲,「父母呼,应勿缓」,要恭敬;『父母命,行勿懒』也是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对父母的一分恭敬心。
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记得我姐姐出嫁的时候,我是独子,所以是我去帮我姐夫开门。一路有很多迎娶的礼仪,其实这些迎娶的礼仪都有它的意义在。其中有一个礼仪让我的印象最深刻,就是迎娶最后我的姐夫带著我姐姐拜别我的父母,我就在旁边观礼。当我姐姐跟姐夫跪下去的时候,我的父亲眼泪瞬间就迸出来,我父亲那一滴眼泪迸出来,瞬间我的眼泪也掉出来,我在那个时刻感受到一个为人父亲的心境。父亲照顾这个女儿二十多年,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不知道罣碍了多少事情,念念都希望孩子长得好,孩子书念得好,孩子能有个好的归宿。所以父亲那一滴眼泪,是还有这么一点安慰,今天终於帮女儿找个好归宿,是那一分欣慰的眼泪,感动的眼泪。
而父母对於子女的关怀、辛劳,是不是嫁出去就不操心了?不是,而是一辈子的爱护。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了一百岁,八十岁的儿子在她眼里还是她的小孩。当我的内心感受到一位为人父亲的辛苦、辛劳,我告诉我自己,这一辈子父母的恩德都报不完,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因为有这一分体会,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所以很重要,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自然而然「诚於中,形於外」,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周泳杉老师解读:
這一個大的方向講的就是居則致其敬,講的是這個。所以只要我們守住了那一個「敬」字,這幾句話它的綱領我們就守住了。為什麼『父母呼』我們會應?因為恭敬。所以李夫子在這裡只是提出了兩條,第一條,我們看「科會」,第一條叫「服勤」,第二條叫「承訓」。服勤跟承訓就是,服勤當然就是幫父母代勞,「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當然這個是指對老師的,對父母亦復如是,對老師的恭敬和對父母的恭敬沒有兩樣。可是「曾是以為孝乎」,孔老夫子說,如果拿對老師的恭敬來對父母,這個孝道夠不夠?不夠。為什麼不夠?差在哪裡?差在親情。對老師,因為老師沒有血緣關係,所以那個恭敬是全然的恭敬,「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可是對父母還要再加上親情,這個重要。但是如果從長養慧命的角度來看,事實上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可是中國人講禮,因為父母跟我們有血緣關係,而且在我們沒有辦法自理,就是零歲到三歲無法自理的時候,父母全身心的照顧我們,這個恩德是第一大的恩德,所以父母之喪必須三年,以報父母這個恩德。父母之喪有喪服,可是老師之喪沒有喪服,一樣是三年,可是無服,沒有喪服,叫心喪三年,父母之喪是服喪三年。
這個清楚之後,我們就知道服勤跟承訓這個是必要的,這兩條就是我們講孝順。孝表現在哪裡?表現在順,而順就講了兩條,第一條是服勤,第二條是承訓,就講這兩條。其實事實上不只包括這兩條,只要掌握到恭敬,敬這一條的綱領原則,我們就曉得不只這兩條,那太多太多了。什麼是敬?居則致其敬,誰敬?兒子要敬,兒女要敬。很多人說,我很恭敬,我非常的恭敬,到底恭敬是什麼,它有沒有標準?有標準。恭敬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讓,無所不讓。
在周朝開國之前,有一個故事就是泰伯讓國的故事。大家知道,周朝的天下是我們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而這麼長的朝代,我們現在研究歷史,我們不得不把它拿出來做研究。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朝代這麼長的。我們現在來講,沒有一家公司開超過八百年的,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不懂得原理原則。周朝的天下八百年的歷史怎麼來的?以現在的教育來講,我們都認為是爭來的。可是末學告訴大家,周朝的天下不但不是爭來的,它是讓來的。所以爭不到,讓才能夠讓出長久的天下。
在還沒有建國之前,周朝還沒建國之前,它是一個西方的小諸侯,一個很小的諸侯。它的始祖叫古公亶父,因為夷狄常常侵略他們的住所來掠奪食物、掠奪財寶,所以古公亶父決定把那個地方,那麼肥沃的土地讓給夷狄,他自己搬走,搬到比較貧瘠的土地,岐山之下。什麼時候搬走?因為怕人民不讓他走,他是一個仁君,他們舉家半夜遷走,我們就說逃走,像逃走一樣逃掉了。他跟他的人民,人民跟他講說,沒關係,我挺你,你跟他打仗沒有關係。他說,做一個君主,我怎麼能夠讓我的子民因為我的地位而失去了父親,而失去了兄長?他說這個我做不到。所以他逃走了。結果一早上起來,人民看到古公亶父逃走了,所有的人民都扶老攜幼的跟著他一起走,追上他,大家願意跟他一起吃苦。到了岐山底下,他們開始建立新的家園。
古公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你看這樣的一個心行生出來的兒子會差嗎?三個都是聖人,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歷。而依照當時的儲君的規矩,那是嫡長子繼承他國君的位子。可是就在這三個孩子都成家之後,季歷生了他的長子,這個長子,這是第三個孩子的長子出生了,就是我們後來的文王,我們叫姬昌,文王。這個文王一出生,古公去看這個孫子,他一不經意的就講出了一句話,他說以後興我周家的大概就是這個孩子。我們看歷史,講老實話我們要會看。古公亶父怎麼知道?這個不容易,一個孩子才剛出生而已,古公亶父他就預言,將來興我周家的就是這個孩子。古公亶父有沒有預言錯誤?沒有,我們看到後來的歷史,確實興周家的就是文王。他怎麼知道?我們怎麼不知道?你看這就是研究經典的意趣,這叫見地,這叫智慧。你看學習經典就學這個,這個沒辦法教,「向上一著,千聖不傳」,這沒辦法教的。
所以誰聽到了?這個話泰伯聽到了。泰伯就在想,大家能夠看到『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就能夠知道泰伯心裡在想什麼。你看將來興我周家的就是這個孫子,泰伯在想什麼?如果我繼承了王位,這個孫子能繼位嗎?就不行了,繼承王位就是我的長子了,他就不可能繼位了。而他不可能繼位,周家可能就不能興盛。所以父親的這一句話,聽在泰伯的耳裡,他聽懂了沒有?他聽懂了。你看父母有沒有呼?父母沒有呼,泰伯應了,這了不起。你看,古公亶父跟泰伯父子之間這個默契就形成了。什麼默契?讓國的默契就形成了,這句話就形成了。父親沒有暗示他,也沒有明示他,結果泰伯他就知道了。趁著父親生病的時候,他告訴父親,我要去採藥了,「出必告,返必面」,告訴父親,我要到江南去採藥。父親答應了,為什麼?父子之間有默契,心照不宣,老大就走了。
老大走了,我們要注意,老二難道是書呆子嗎?老二說,老大走了,這個王位落在誰身上?那不是落在我身上了嗎?老二也走了,「出必告,返必面」,跟父王稟報,我陪哥哥去採藥了。古公亶父點頭,去吧。兄弟兩個人就去了。老三難道是書呆子嗎?老三為什麼不走?老三不能走,因為古公就三個孩子,老三要留下來怎麼樣?侍奉父親。你看這一招高,沒有理由,你老三不能走。老三就被留下來了。老三心裡怎麼樣?老三心裡明白,可是有苦難言。
到了古公亶父病危的時候,他就告訴季歷,他說把你兩個哥哥找回來,找回來做什麼?奔喪。大家曉得,父子有默契的,找回來他還是要讓國。怎麼讓?確實發喪了,兩個哥哥回來了,回來之後一看,這兩個哥哥斷髮紋身。什麼叫斷髮紋身?江南一帶我們叫蠻夷之地,文明沒有開發的地方,沒有開發的地方我們就叫野蠻之處,他的衣著,他的整個打扮,跟文明的地方不一樣。我們中原是什麼?把頭髮束起來,他那邊是什麼?剪短頭髮,斷髮就是剪短頭髮,他不是把頭髮束起來,所以披頭散髮。紋身就是在身體上、在臉上有紋身的這些花紋。就像我們高山族原住民他們也有這種黥面人這樣的一種風俗,這在古代都有。但是就中原的角度來講,只有什麼人才紋身?罪犯。在五刑當中有一個墨刑,這個就是紋身,在臉上刺字。
結果回來之後,三弟就告訴大哥說,大哥,我一定要讓你繼位。大哥說我不能再繼位了。為什麼?因為我斷髮紋身。那你說你為什麼要斷髮紋身?這不是我願意的,這是我到了江南一帶,發現什麼?那裡的人需要教化,如果我是用一個中原人的打扮,文明人的打扮,他無法接受,我要現同類身,他才能接受。就像我們看到新加坡的一個慈善家,許哲女士,她一百多歲了,記者在採訪她的時候,她穿的那個衣服破破爛爛的。記者說,妳這個衣服怎麼這麼破?她說我是從垃圾堆撿來的。為什麼妳穿這麼破的衣服?許哲女士就說了,她說我如果沒有穿得這麼的破,被我服務的那些人都是窮人,他們無法接受。我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我穿著高級布料的衣服我去服務他們,他們無法接受,這樣對他們不敬。你看這個是仁者的思想。泰伯就是本著這個思想,他現同類身,我沒有比你更高,在同事的過程當中,把好的、文明的思想,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個孝悌忠信的思想,傳播到夷狄的這個地方去。所以我一定要斷髮紋身。
所以你看這個理由好不好?太好了,找不到破綻。為什麼不讓人家找到破綻?這就是仁者之心。你看他讓國讓得一點痕跡都沒有。讓國,在古公,就是他爸爸的立場上,能不能講?不能講。為什麼?因為這是祖制,這是祖先的遺制。再來對他的三弟來講,三弟心裡難受。你看,他們都是聖人,平白無故我得到這個天下,難受,他不願意。這個天下是哥哥的,我怎麼能平白無故的拿到手?所以哥哥讓弟弟怎麼樣?心裡一點罣礙都沒有,讓爸爸一點罣礙都沒有,孝道。你看他讓國讓得這麼樣的自然,而且歷史上一句話都沒有記載,為什麼一句話都沒有記載?講老實話,這個就是我們的學處,一般我們對人家好,我們要付出,我們總希望別人記住我們,有沒有?所以送人家一個禮物,還要跟人家叮嚀一下,這是我上次出國專門給你帶回來的,人情。可是泰伯讓國,歷史卻一點記載都沒有,為什麼?他沒掛在嘴裡,他什麼話都沒講,讓得一點痕跡都沒有,讓人家不著痕跡,了不起。在爸爸的心裡面,你看沒有負擔,在弟弟的心裡面也沒負擔。
末學告訴大家,我們讀到這些故事,真講老實話,才知道什麼叫孝道。我們今天讓父母心裡有一點點的罣礙,我們都是不敬,那個敬不夠。為什麼會讓父母心裡有負擔?我們智慧還是不夠。你看泰伯這個智慧,還有古公亶父的智慧,你看對這個兒子他有信心,兩個怎麼樣?心心相印,這叫父子關係。我們看看,這個在周朝,可以想而知,周朝的開國是這樣開國的,你看看難怪它八百年,這個叫家和萬事興,他一家和,你看一國就和了。一家讓,一國興讓。可是反過來,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這個都是在指導我們如何來經營一個家庭,經營一個團體,這個是教育的開始。所以這裡我們看到泰伯採藥,就能夠知道什麼叫「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就了解,什麼叫『父母命,行勿懶』,我們就清楚了。所以這個敬意不是掛在嘴邊的,而是他能夠做到無所不讓,沒有爭執的。所以我們後面「出則弟」會看到一句話叫做「兄弟睦,孝在中」,從泰伯這裡我們統統都看到了,他的孝道、他的悌道做到了圓滿,非常的圓滿。所以這個敬,泰伯無愧於這個敬字。這個是我們的學處。
钟茂森博士解读:
这个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做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麽要『应勿缓』?「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吞吞,这样子的话就没有恭敬心。而孝一定要体现在一个敬字上,孝敬、孝敬,你没有敬父母这种心,怎麽能说有孝心?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我们看到父母,广义的来看,一切的老人家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所以我们对待老人家、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的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我们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的父母、一切的老人。所以他们这些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他们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这个「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叫,才叫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佛法里讲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哪怕是蚊虫蚂蚁,哪怕是这些看不见的生灵,过去生中就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有需要的,我们也得应勿缓。正如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你看观世音菩萨所落实的不正是弟子规这条吗?你成了等觉菩萨,还是做的是弟子规!从这里可以看到,弟子规如果要做到圆满,可以成佛道。所以父母可以引伸,我们在世间,父母可以引伸为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呼我们也应勿缓。那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呼声是什麽?他们希望我们做什麽?希望我们修德立业,做个正人君子。你看《孝经》上讲的,「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三个层次,就是奉事双亲为第一层;忠於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第二层,为人民服务;第三层,立身行道,成就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孝道的落实。老师教我们也是这样。他们的希望,我们有没有切实的去做?如果没有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弟子规第一条就没做好。
你从这些角度来思惟,这一条就涵盖了无量无边的义理。所以弟子规里面也体现了《华严》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父母呼,应勿缓」就这一条就涵盖了《弟子规》的全部,也可以说涵盖一切圣贤之道。这一条没做到,那其他都没做到;其他都做到,这条才能做圆满。你看这不是一即一切吗?那是具体的在生活小事上面,父母叫我们马上就跑到跟前,跟父母答应,修养自己的礼敬之心。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人有求於我的,我马上尽力的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应勿缓。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可能详细的去解释。学教、学文关键是有悟性,虽然不能够像菩萨一闻千悟,也得学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学圣教,运用起来才能够灵活自如。不至於死死板板只限於父母,「父母呼,应勿缓」,只限於父母叫我我才应勿缓,那是学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