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弟子规》学习笔记: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
《弟子规》学习笔记: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拜访别人,进门前要先敲一下门,或者事先通个电话,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如果对方问是谁,要告知对方自己的名字,而不能说“是我”。打电话也一样,接通之后要告知自己是谁,并询问对方是否方便谈话。
 
这里一方面是处处为人着想,给人方便。另一方面则是不失自己的恭敬态度。如果别人在房间或者办公室里,我们直接“嘭”一声打开门会显得不尊重人,对方心里很可能会产生不快。假如看到门开着,不声不响地走了进去,可能会吓对方一跳。所以无论门是否开着,都要先传递给对方一个自己已经到来的讯息。这是有礼貌,保持人与人之间优美的距离。敲门的时候,对方问是谁,如果只说“是我”,对方又一时不记得这个声音是谁,也会产生烦恼。所以这些都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照顾别人的感受。要报上自己的名字。古人称呼别人称字,称呼自己称名,有谦虚的态度在里面。用自己的名来代替“我”这个字,在说话间就会显得很有礼貌,谦虚而恭敬。这个态度会传递给对方。会让对方觉得很舒服。敲门,没人回应就在门口等,不要冒然进屋,这些动作处处体现了我们恭敬的态度。
 
当然这里也有避嫌的意思。别人在屋里谈一些重要的事,我们不声不响走进去,而他们所讲的事情不适合被听到就会对我们反感。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因为容易被误会为小偷。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屋里面没人,门又开着,要先大声问有没有人。没人回应就不要进去。要不然进去后,刚好屋主回来了,看到我们在屋里就会很尴尬。会认为我们很不懂规矩,又或者怀疑我们是不是进来干什么事情。如果过后屋里又不见了东西我们就百口莫辩了。
 
《礼记》中告诉我们,拜访人家不应粗魯。快要走到人家的堂屋时,首先应高声探问。屋内说话的声音很大声听得非常淸楚,就可以进去;如果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表示可能在谈论机密的事,就不好进去了。即使进去,进门时必须眼睛看地下,以防冲撞人家。既进入室内,要谨慎地捧着门闩,不要回头偷觑。如果室内本是开着的,就依旧给开着;若是关着的,就依旧给关上;如果后面还有人进来,就不要把它关紧。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古代君子处事的恭敬和谨慎。
 
“将入门,问孰存”还可以引申为拜访别人之前,先了解一下对方屋里还有什么人。他有哪些亲人,都有什么情况或需要,喜欢什么。送对方家里人喜欢的礼物,或者尽自己所能提供对方家庭所需要的,会让人对我们产生好感。交朋友,也要跟对方的家人多接触,以让他们减少担心。又比如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所以要考虑对方家人的需要,要获得对方家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