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弟子规学习笔记: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用别人的东西来使用,一定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如果没有征求同意而使用,则无异于偷盗。这也是相当于给“偷盗”下了个定义:没有经过允许而拿了他人的东西,就是偷盗。即使东西很不贵重也是偷盗,代表德行有所缺失。
 
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小心。即使是在亲朋好友家里,要用什么东西都最好先问一下,不要让自己犯了“偷”的过失。那么不是亲朋好友就更加不用说了,特别是公物,更加要谨慎对待。蔡老师讲过这样的故事,几个大学生去应聘某个职位,负责的主管走开了,这几个大学生看到桌面有文件就随手拿起来翻,还传递给其他人。他们的这些举动被监控拍到了,结果所有人都不能通过面试。
 
以前有德行的长者,就算用公家的一张纸,都会先征求主管同意;每次出行,只要是为了私事,那么宁愿坐公共汽车也不用公家的车。有的人在一些宗教场所,用了那里的电话,都会投钱到那里的箱子里。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笔者曾经因为私事去找一位当警察的亲戚,他用警车载了笔者一程。笔者当时也不好拒绝,就上了车。过后拿了点钱,到警局门口对门卫说,我在路上捡到了钱,拿来交给警察。那个门卫有点诧异又有点高兴地问笔者:“你捡到钱自己不要吗?”笔者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否合理,不能因为私事而用公家的车,总是需要支付费用的。
 
“倘不问,即为偷。”指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在古代有道君子的眼里,“偷盗”是非常不堪的行为。有一处泉水,只是因为名字叫“盗泉”,有道君子渴了也不要愿意饮用。且古代的君子普遍都有追求道义和知耻的心。元朝的许衡,与许多人逃难经过河阳。大家十分口渴,见路旁有梨树,都争相采摘梨子吃,惟独许衡泰然自若,端坐树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他回答:“不归自己所有,不可以拿取。”那人说:“世道大乱,这梨没有主人了。”许衡答:“梨子没有主人,难道我们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古代君子的这些行持都是我们要效仿的。内心有羞耻,就会有勇气去行道义之事。
 
所以一说到“偷盗”,就表示事情很严重了。所以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做到用别人的物品,先问一下。但是对今人又不太一样,现在人大多数缺乏羞耻心,他们会想:“就算偷又如何,又不是偷金银珠宝”。如果缺乏道义、知耻的心,有机会可以偷金银珠宝,他怎么会不偷呢?因为他根本就觉得这种事是理所当然的。还有太多人会认为,只要不违法就不能算偷。是不是偷盗还得看存心,有没有占便宜的心。《弟子规》告诉我们,只要没经同意用了别人的东西,不管法律会不会定罪,都是偷盗。法律不制裁不代表做得对。中华文化更加注重的是存心,而不是外在的法令制度。做了错事,法律管不到,但天地间的因果规律是逃不过的。
 
所以对今人,阐明因果报应的道理是很重要的。偷盗是一种罪过,其报应就是会感来贫穷。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偷了别人的东西,以后都是要还的,还可能算上利息。比如以前用非法手段谋取了钱财,那么以后这批钱财就会以灾祸的方式损失掉。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我们要知道,那些有钱人,都是过去或过去生布施过财物的人;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之所以贫穷,要不就是因为过去悭吝不肯布施,要不就是偷盗造成的后果。
 
如果是偷税漏税,那就可怕了,因为欠的是全国人民的钱。在因果规律的支配下,要还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呢?同样道理,做了某个地区的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也是很可怕的事情。可惜今人不相信因果,造了很多罪业而不自知。通过认真求证而相信因果并不难,难就难在抛却成见,反思,实践求真精神。
 
汉朝的杨震,为官非常清廉,且常常帮国家推举人才。当时他在东莱做太守,举荐了一个读书人叫王密,举荐他当昌邑令。王密很感谢杨震,有一天晚上带了一些黄金去送给他。杨震说:我这么理解你,举荐你当官,你为何不理解我?王密说:只是我一点心意,绝对没有人知道。杨震说: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在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显现。王密听完觉得很惭愧,就走了。因为杨震非常清廉,榜样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孩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统统做官都做到三公的位置。虽然没有贪这些黄金,但是赢得的是更大的功德跟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