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说出口的话就相当于做出了承诺,一定要做到。不能做到的不要说出来。“信”字是一个“人”加上一个“言”,代表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信用。如果不讲信用,则没资格当人了。讲信用,包括不能有目的地去欺诈,不能说谎,不能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的过错。
古人的信用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甚至在于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心愿。春秋时期,季子在出使大国的途中经过徐国。徐国国君招待了他。在宴会中徐君请求鉴赏季子的宝剑。季子欣然从命。徐君把玩良久,爱不释手。季子看在眼里心领神会,于是想把剑作为礼物送给徐君,但考虑出使齐、晋等大国的使命尚未完成,作为国家和身份象征的宝剑须臾不能离身,于是心中许诺等归程再经过徐国时才赠送宝剑。谁料当季子归程再次路过徐国时徐君已死,季子便来到徐君慕前祭奠,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墓前的一棵树上。随从不解问道:“公子从未口头许诺赠送宝剑,徐君已经走了,如今把剑挂在这里送给谁呢?”季子说:“当初徐君喜欢这把剑,我在心里已默许相赠;但因使命在身,未能践诺,今徐君虽死,难道我能因此而违背心愿吗?”这种不愿意违背心中许诺的精神,是我们今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讲信用也是注重存心的学问,不仅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讲信用不分对象,不论对方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把话说出来了,就要负责到底。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有一天,魏文侯和管理森林的小官约定次日一起去打猎。次日魏文侯宴请文武百官,君臣开怀畅饮。等到了要打猎,宴请即将结束时,天又下起大雨。魏文侯决定结束宴请前去赴约。左右官员建议:“今天您刚喝了酒,天又下雨,可以改日再去吗?”魏文侯说:“我既然约好了今日去打猎,怎么能言而无信、不去赴约呢?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对任何人,失信都是很不尊重人的事情,也有损自己的信誉。”于是,他冒雨欣然前往。见微知著。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将魏国领导成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之所以能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仅从守信这件小事,也能看出其可贵的为人之道了。
光武帝时期,有一叫郭伋的人,曾经做官到太中大夫。他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在道旁拜迎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郭伋就是这样说到做到,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连汉光武帝也称赞他“贤良太守信之至”。
古人讲信是为了不违背道义。今人不一样,今人讲信用是因为有法律条文,怕因为失信而被处罚;或者因为有利可图,怕失信了以后失去大客户。如果对方没什么权势,给不了自己什么利益,法律和规章制度管不了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不必讲信用了。何以见得?笔者参与过招募网络义工的工作。义工工作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所以义工很多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的时候,满口答应做义工,即后分配工作给他,人就不见了。很多只是第一次分配工作而已,他没能完成工作,然后就不再回复了。试想一下,如果他是做有报酬的工作,或是在上班,会这样什么也不交代就一走了之吗?所以笔者每次在招募的网页上都会写上这么一句:“既然选择加入,请认真配合,负责到底,不然视为失信。”应聘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同意”。但不能坚持负责任的事还是总是会发生。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失信根本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大家早就认为法律才是衡量的标准,只要不违法,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这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春秋的时候没有公开的法律条文,但那时候却涌现出一大批有德行,有信义的君子。在那个时代,每十个家庭,就能找到一位非常忠信的人。即使那时候因为天子无道而天下大乱。我们现在法律一年比一年完善,却几乎难以再找到讲信用的人了。
法律的存在,会让很多人选择不再重视道德的提升。在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君子,不管有没有法律,都要重视诚信,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可以思考,我们最容易失信的对象是谁?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人。对老板对客户很少失信,但对父母,对配偶却常常失信。这其实就是颠倒了。讲信用一定是无条件地讲。所以应该从对自己身边的人讲信用开始。这样才是真正的信用。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懂得变通。出于善意的谎言,特别是为维护正义公理而说的谎言,是被允许的。举个例子,一个猎人正在追捕一只兔子,兔子向南边跑去了,猎人过来问路人:兔子往哪个方向跑了?路人回答说,往北边跑了。这是善意的谎言。即保全了兔子的生命,又避免了猎人因杀生而造下罪业。又比如,两个人因为一个东西坏了,都指责对方弄坏的。这时候第三个人说谎说:“对不起,是我弄坏的。”这时候,指责对方的两个人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矛盾也被化解了。所以古人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假如父亲偷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宁愿承认是自己偷的,也不能告发自己的父亲。
“信”有大信也有小信。当难以两全的时候。固执于小信而失去了大信也是错误的。孔夫子曾经路过蒲地,蒲地的人背叛了卫国,怕夫子去卫国,于是就把夫子围困在了蒲地。这一围困,激怒了公良孺,上去就跟蒲地人拼命。蒲地的人也有点怕,就和夫子谈判说,只要不去卫国就可以离开。夫子说可以。结果夫子刚一离开蒲地,就让自己的车队前往卫国。这时候子贡有些疑惑了,说:“夫子我们这样是背弃承诺啊!”夫子回答说:“我们是被人要挟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许下的诺言,神灵是不会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