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故君子重之。】
我们谈到这个信,在我们之前古文班,对这信有很多的交流,信贯五伦、贯五常、贯八德,我们看五伦你没有信,纲常就没办法维系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仁者爱人,不守信就伤害人了,就不可能是仁人;义,信义、信义,有道义的人,一定信守承诺;礼,失信於人就是不恭敬人,就失礼;智,真正理智不会做失信的事情,为什么?信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在社会当中有信用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花了一辈子来建立信任,可是可能因为一件事不守信,这一辈子的信任就毁於一旦,所以这个信重要。而我们看到句子里面讲,『唯君子为能信』,就只有「君子」是能守住这信用、守住信义的。「唯」也是彰显,就修养要到君子的程度,这信义才能够保得住。尤其这个时代诱惑相当多,高名利禄现前的时候几个人不动摇?《孟子》有提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都是有相当的德行根基才能够不动摇,听起来是不容易的。
那我们有没有面对很多的诱惑?马来西亚民风比较纯朴,可能诱惑没有那么多。其实顺境也是诱惑,比方说我是一个公务员,每个月国家给我薪水是顺境,慢慢慢慢我会觉得这个薪水拿得应该的。我当一个公务员,应该守住的信义,有没有时时放在心上?所以顺境会淘汰人。当公务员的人,第一天那种代表国家来服务人民的信念,到他退休那一天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按理来讲一个人只要用心,他是进步的状态,所以应该是愈来愈提升。我们读过范仲淹先生「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请问大家,你听过哪一个忠臣,到晚年之后他说算了算了,国君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管他了。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忠臣?他那个忠心是愈来愈深!
就像我们读过史鰌,到他临终的时候忠心不改、不变。临终的时候还交代,死了之后,棺材不可以放在正厅,他不配,他没有劝卫灵公用蘧伯玉是他的过失,所以只能放在那窗户底下。后来卫灵公来吊唁的时候,看到棺材乱摆,很生气骂他的儿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父亲的遗体?儿子才讲:这是父亲断气前交代的,我不敢不顺从父亲的意思。这种至忠让卫灵公回头了,罢黜弥子瑕,用了蘧伯玉。所以从这里我们冷静看,道义之心是与日俱增这对的。但是当我们在福报当中、在顺境当中,什么是顺境?每天有得吃、有得穿、不会冻著了,这个都属於顺境。慢慢慢慢的,对公家的那一分义退了,增加的是什么?自己的私心,甚至於是对家庭的私心。
所以再看看这个「唯」字,是不容易的,「唯君子为能信」,真的是要达到君子的德行,才能守住信义的做人标准不退。我之前从事小学教育,我们的信义是什么?要教好下一代,不然政府发给我们的都是人民的血汗钱,信义!所以领公家的俸禄,最后又有多少人都是守住信义,就可以了解到,人这一生确实德行的提升,如逆水行舟。顺境容易贪著,就觉得这福报是我应该受的、应该得的,到时候加薪没加到自己,就跳起来。甚至於现在有老师动不动走上街头,这些都要很冷静。逆境?脾气上来了跟人对立,就不顾及团体的凝聚力,团体的人和。
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一不守信义,那这一生的作为、这一生的经历,可能都被否定、废弃掉了。所以「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故君子重之』,所以「君子」看重信义、看重信用。一个人要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决定不是他的地位,决定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的人格,而是他的信誉,一诺千金的德行,而诚信是美德。我们这个时代功利太强,好像觉得能动脑筋赚很多钱,想很多巧诈的方法谋私利,这个叫本事,这个都是错误的社会风气。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