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一段经文也讲到了,读书明理,而且读书的时候,记住了很多宝贵的教诲,时时观照,提醒自己。读书又能看到很多历史上圣贤的风范,效法他们,学习他们。所以「多志」,这个「志」是能把它记住。记住以后又能不忘这些教诲,不忘这些榜样,向他们学习。「前言往行」,就是能用心领悟古圣先贤,历史上这些留名青史的人,他们的嘉言懿行。进一步,「以畜其德」,能用这样的态度来求学,这个「畜」就是培养,就是积累自己的德行。
我们看到前言往行就想到,比方我们一想到孟子,他有哪些前言、哪些嘉言提醒我们?「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这一段话我们印象就很深了。你用爱心去对待那个人,反而不能让他跟你亲爱,要反过来,我这个仁爱心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我有控制的念头?还是我没有设身处地以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对待他?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我们做管理工作,带领底下的人,不能把他们管理好,反其智,我的智慧不够,要赶紧去提升。礼人不答,我们对人很有礼貌,对方好像不是很接受,不是很理会我们,那是不是我们还是态度、内心不够恭敬?人家可能觉得,「你都做表面功夫而已了。」所以任何事情、任何的因缘,只要结果不如意,不要指责对方,能反省、反求诸己,从自己心地下功夫。所谓「依报随著正报转」,自己的心念一转,这些人事环境就跟著起变化了。道家也讲「正己化人」。
我们想到曾子,他的前言往行。曾子不简单,我们在《德育课本》,你看他伺候他的父亲这么恭敬,在一旁恭恭敬敬伺候父亲吃饭,每天晨昏定省。父亲喜欢吃的,其实已经没有了,父亲说,「还有没有?」马上,「有。」赶快再去想办法。就为了父亲,能让父亲高兴,他再怎么辛苦他都很欢喜。心中只有父母,在这个《二十四孝》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包含曾子能跟母亲连心这种德行。我们想到颜子,颜子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记这一些话很好,你一想起来,马上充电,「士不可以不弘毅」,「有为者亦若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不断的这么去观照、去反思,确确实实德行就不知不觉在提升了。你能念念保持这个态度,那三年、五年一定可以成圣贤。
《德育故事》当中都是表现出来的跟八德相应的这些令人感佩的风范。像孝道,想到大舜,父母对他这么不好,他还「孺慕号泣,负罪引慝」,都觉得还是自己错。真的,人一看到舜王,哪有人不惭愧?哪有人不尽力去行孝?看到悌,开篇,「泰伯采药」,当哥哥的人连国家都可以让给弟弟。假如刚好,我们刚好前两天跟兄弟姐妹还在那争个东西,看到这个故事就生惭愧心了。忠信,我们看忠,这么多忠臣不畏生死,为国家、为自己的君王牺牲。包含忠臣表现在为大局著想,让整个朝廷都能够和睦,他能容别人的毁谤污辱。王旦就是一个好榜样,人家都批评他,他还肯定那个人,「我做宰相做这么久,过失很多了,他们给我提意见是爱国。」对方寇准听到了,一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个是忠。信,我们一想到信,「季札挂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真的,每天读《德育课本》,决定「德日进,过日少」,「以畜其德」。
曾国藩先生,他是近代在学习传统文化,他算是学得好又做得好,当到四省的总督,汉人的成就,在政治上的成就,没有人超过他。他每天看十页历史,这个就是多志前言往行。而且每天还把所接触到一切人讲的、启发他的,讲的这些风土民情,他都把它记下来,人家好的效法他。这些重要的风土民情,他更去了解,他更能爱护一方百姓,而且都是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而且这是他终其一生保持每天做的事情。所以确实能这样子去积累,必然这个德行真的能够把政治办好。
我们《群书治要》能够编撰出来,主要还是唐太宗爱民之心,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十几岁就去打仗了,对这些怎么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这些为政的智慧他比较缺乏。所以命魏徵这些大臣,在一万四千多部书,八万九千多卷当中,选了六十五部,五十卷书,编成这一套《群书治要》。确实太宗做到多志前言往行,他是手不释卷。我们从哪里判断?从他整个「贞观之治」过程当中,他做出来的行为都跟《群书治要》教的相应。像贞观十六年,刚好太宗就谈起来,说他看历史看到汉朝(十六国)刘聪,这个皇帝他要为刘后建宫殿,当时候的廷尉陈元极力反对,当下皇帝刘聪就很生气,命令要把他斩首。结果反而这个刘后很识大体,赶紧劝皇帝不要这样子去做,而且劝导他,这一位廷尉陈元讲得也非常有道理,因为建一个宫殿必然兴建土木,老百姓可能生活的负担已经很大了。他听完刘后的话,这个气就平复下来。太宗看到这一段历史,他刚好就观照到了,他正要建宫殿,而且蓝田的木头很好,这个蓝田木都已经拉过来,准备盖了。但是他看完这一段,他不只记住了,他说他讲得有道理,付诸实行,就没建这个宫殿了。所以太宗做到这一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也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文章摘录《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