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战胜别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君子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於义。可谓学矣。】

 

上一节课讲到『强其所不能』,我们要克服自己这些习气,智慧、德能才能不断提升。所以真正想要利众的心,就得从对治自己这些坏的习性下功夫才行。当然要改掉习气确实不容易,我们看很多圣贤人他们修学的心得,比方一个怒气,喜欢发怒的这个习惯,把它对治都要花二十年的工夫,都还觉得没有完全能克服,才感觉到克己功夫不容易。所以克服习气确确实实「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他当到天子、大将军,几十万大军他毫不畏惧,驰骋沙场,可谓勇猛,但是让他改个脾气,改个欲望,可能比杀了他还痛苦。

 

所以在佛家传统的建筑,一进山门,我们看到天王殿,首先看到布袋和尚,五代后梁时代,他是弥勒菩萨转世的,他就提醒我们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其实这两点就不好做了。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包含人心里面只要有记人家的过失,心里还有怨,那想要笑口常开都很困难。所以心上只记人家的好,念念念人家的恩,这个才能笑脸对人。所以《弟子规》说的,「恩欲报,怨欲忘」,这是处世非常重要的心态。天王殿再往里走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大雄宝殿,代表释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大英雄,他真正克服了自己的分别、执著、自己的习气,这是大英雄。所以俗话讲,「战胜别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而我们看每一个德目,你要真正把它贯彻,其实并不容易。比方让我们为人著想,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五常,时时以这个五常存心,那是真正学圣贤之德。离了这个五常,那就与善人、与君子的标准相违背了。所以现在社会为什么乱?都是偏离了这个五常,所以自己被习性控制了,然后家道也都乱掉了。所以《左传》当中讲,「弃常则妖兴」,种种家庭社会的乱象出来了,就偏离了做人的常道,具体来讲就偏离了五常。那我们既知五常是做人根本的德行,那我们一定要时时都能落实。那真的落实了吗?

 

我们看,「仁」是爱人,爱人就不伤害人,不伤害人再往更细微的地方就是不恼害人,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不会让人家生烦恼,这是仁把它贯彻彻底了,所在的地方、有你在的地方都让人家生欢喜心。所以奉行这个仁,有人因为我而生烦恼,都要反省、都要检讨。你说那个人看我不顺眼怎么办?那他在的时候你不要出现就好了,那他就不生烦恼。人能厚道到这样的存心,不简单。尤其在大团体生活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生活的习惯让人家生烦恼,都要把它克服,把它改过来。这个是仁,能讲到不让人生烦恼,这些道理我们都听过了。听过的道理就要有一种志气,这一生就把它做到,那这样才没有白听,才没有白接受古圣先贤、接受师长的教诲。所以我们的学习态度,师公常常讲,「不能玩弄圣教,不能消遣圣教」,听过的、明白的,就要下定决心去依教奉行,这个就是「强其所不能」。

 

「义」,合情、合理、合法。义,我们常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决定不取不义之财,包含只要起了占人家便宜的念头,这个其实就是不义了。「义」跟「利」是相对的,你想占人家便宜了,这自私自利的念头起来了,所以奉行义就是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起来。比方团体生活当中,我们主动多承担一点,不跟人家计较。所以要学吃亏的人才奉行得了义。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