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所有的事情最终根源还是我们的心,还是我们的德行问

【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这看起来是用人,事实上,回到我们自身的修身、齐家来看,也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首先在我们齐家当中,『谄谀不迩乎左右』,我们交的朋友,我们接触的书籍,接触的电视、电脑,不能是不好的这些污染。要能亲仁,亲近这些圣贤人的教诲,这个家道才能传承,家业才能兴盛。而夫妻相处、家族之间相处,也要欣赏人家的长处,包容人家的短处,这样彼此才能互相学习。不然变成人家的好处都不肯定,人家的不好都到处讲,那不就造成彼此之间的对立、误会了吗?这一段话我们从唐朝贞观时候,唐太宗做得很好,他确实是圣明的君主。他在任用人选的时候,他很慎重,逢迎巴结的人不能靠近他。「迩」就是接近他,他还会受影响、受污染,身边都要是正直的人。而事实上我们在思考,人身边都是巴结的人,问题出在哪?自己喜欢听,那就感召来了。

 

所以在《谏太宗十思疏》,魏徵提醒太宗皇帝说,「想谗邪」,假如担心这些进谗言的情况,这些进谗言的人会扰乱朝政的话,「则思」,要思考什么?「正身以黜恶」,自己要正身,有德行来感召好的人,来罢黜恶的人。而正身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弟子规》讲的「闻誉恐,闻过欣」,别人提醒我们,我们欢喜接受,「直谅士,渐相亲」。假如没有这个态度,正直的人也不敢给我们提醒。首先还要回到正身,自己才能感召直谏的这些忠臣。所以,古人为什么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的事情最终根源还是我们的心,还是我们的德行问题。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态一转,你的整个人事环境就开始变。你喜欢听好话,那就是一种人事环境。你愿意接受别人的劝谏,跟你在一起的人马上变化会满大的。

 

『阿党不治乎本朝』。「阿党」就是他会巴结,党就是党私,就是会谋他的私利的、结党营私的,不能让他来做官吏。因为他要谋私,他所负责的那个地方的百姓,铁定要受到他的奴役、受到他的欺压。贞观初期,太宗就对这些身边的臣子说,我看历史当中,这一些会进谗言的人,就是整个国家的蟊贼。这个蟊贼的意思,就是把这些种植的粮食都吃坏了。那些昆虫把根部吃坏,叫「蟊」;把整个枝叶吃掉,这个叫「贼」。这些进谗言的人会动摇国家的根本。或者他们巧言令色,或者结党营私,所以只要不能明察的庸君,一定会被迷惑。所以这个谗邪的人,对於国家的危害很大;而且忠臣可能都会因为他们的陷害,而被误杀、含冤。太宗讲,这一丛的兰花想要愈长愈茂盛,但是秋风把它们都吹落了。这是比喻。所以王者,国君想要把国家治理好,但是这些谗邪的人蒙蔽了他。叙述这一段就是说历史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了。我们看,太宗他在讲这一段话的时候,他在扮演君、亲、师当中的师,他也要教导他底下的人,让他们期许自己要做忠臣,不能徇私利进一些谗言。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