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首页 / 断恶积善 / 文章
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不嫉妒 要发心学习 努力看齐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蔡礼旭老师讲述
 
  “见人善,即思齐”。我们看到善事,要主动去学习,甚至于主动帮忙。什么是善?利益他人。我们要有一个善的准则才好判断,《弟子规》是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不能离《弟子规》的教诲。
 
  《了凡四训》这本书,对于善的判断讲解得非常透彻。其中有提到,打人、骂人是不是善?这要从根本看。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我们要认真研读《了凡四训》里的道理,对自己乃至家庭绝对有莫大的帮助,日本天皇把这本书视为治国宝典,所以对一个国家也相当有帮助。  人生就像一盘棋,而这盘棋如何走得好的规则,就是这本《了凡四训》。如何立命的方法、理论,还有表演事例皆在其。当你真正了解规矩,纵使你现在这盘棋并不是很好走,相信你往后的人生也会把它走得有声有色,这才是人生的智慧与功夫。人生不要祈求有一盘好棋让你下,往往好棋都会让人安逸放纵。所以人生盖棺论定是要看你的棋艺,看你人生的智慧。
 
  善恶的标准从以下几点来判断:第一、从真与假判断。《了凡四训》里说到很多读书人去问中峰和尚:打人骂人是恶?中峰和尚就说:不见得。接着又问他:对人很恭敬、很有礼貌是善?中峰和尚说:那也不一定。所以这些读书人被中峰和尚的话搞胡涂了。这些书生还懂得谦卑请教中峰和尚,中峰和尚就说:假如他打人、骂人是因为要唤醒那个人,一巴掌要把他打醒,这个存心是利益他人,所以也是善。所以你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确定他能否清醒,假如不能就不要打,那会结怨。学问还是要学得灵活,要伺机而动,否则可能我们学了一、二个月,就产生很多障碍。
 
  读书人对人很有礼貌、很恭敬是善?中峰和尚就说:假如他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都为了自己的私欲,那对人的礼敬也是虚伪的,所以也不是善。从中峰和尚的教诲,我们可以了解真善与假善要从存心去判断。一念自私自利,纵使再有礼貌也是恶;一念利益众人,纵使是打人骂人也是善的。
 
  第二、从是与非判断。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贡,一个叫子路。子贡是大商人,常到其它国家做生意。鲁国法律规定,发现有鲁国人被卖到其它国家当奴隶的,你可以花钱把他赎回来,国家再以同样的赎金还给你。这个规定好不好?相当之好,带动人民爱护自己的同胞兄弟。子贡刚好就赎了人回来,后来官府要给他钱,他没有接受。这个消息传出去,一般人都觉得子贡好清高!连钱都不收。这件事传到了孔夫子的耳里,夫子就跟子贡说:你这样做不恰当。夫子就分析给子贡听:我们现在鲁国人,穷人占大部分,有钱人占极少数。假如你赎人不拿钱,当他们到了其它国家看到自己的国人,他又想到子贡都不拿钱,我赎回去拿钱好像就比他矮一截了。可是我不拿钱,我可能生活都堪忧。所以他救人的时候就会有顾虑、有迟疑。假如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因为迟疑没有赎人,那个人的背后可能又是一个家庭,他可能有小孩、有妻子。一个人因此没赎回来,我们就有过失!夫子就跟子贡说:你这么做会有流弊问题。这个流弊就是往后有不好的影响,可能有人因为这样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另外,子路有一天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子路非常正义,马上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这个差点被淹死的人非常感谢子路,就把他的牛牵给子路,说:“这头牛送给你。”子路也很欢喜就把牛牵走了。一般人觉得子贡不受赎金是优,子路做了好事还牵走牛,好像比较劣一等。但孔子看到子路,就跟子路说:“你这样做是对的,往后一定有更多的人看到别人危急,都会奋不顾身去救人。”因为他们体会到善有善报。所以圣人都从大的方向思考问,而非在一个点上,是善或非善还要考虑到以后的影响性。看当时好像是好的,但以后的害处很多,这种事也不能做;当做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不认同,但往后会利益众生,这种事要做。这是从流弊问题来考虑到善。
 
  三、从偏与正判断。有一位宰相叫吕文懿公,他的名声非常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他辞官回乡的路途,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人躺在路中间,还对吕公出言不逊,他的随从要把这个喝醉酒的人带去官府治罪。吕文懿公因为存心仁厚,所以说:“我们就绕道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后来没多久,听到了一个讯息,就是这个醉汉被判了死刑。当吕文懿公听到这个消息,就想起当初把路让给他是错的。他明明知道宰相来了,却连宰相都敢挡,肆无忌惮,愈来愈嚣张,所以才犯下死罪。所以吕文懿公才警觉到,当初若把他送去官府处罚,可能他会有所警戒,就不至于会犯下死罪。所以他存心仁厚是正,但因姑息了这个醉汉,所以结果反而不好,这种情况叫正中偏。
 
  有一次干旱,整个地区都缺米粮,很多人就开始擅自抢一些员外的食物。这些员外去报告官府,结果官府也没管。有个员外很怕他的米粮被抢光了,所以马上把他家里的仆人组织起来,拿着棍子开始去处罚这些抢劫的人。于是这些抢劫的人就有所畏惧没有再作乱。当初这个员外想到的是自己的米粮,之后却让这些乱民不敢造次,所以这叫偏中正。心里确实不是为了社会大众,但后来却影响了社会大众,这叫偏中正。所以善有正有偏。
 
  四、从半与满判断。有一位女士把自己仅有的两文钱布施出来,住持亲自帮她忏悔。后来她入宫富贵后,拿了几千两来,结果住持只派徒弟帮她回向。因为从前她捐两文钱是真心真意,是满善;后面只是把她富贵当中的一点拿来捐,而且心已不如第一次那样的真诚,所以这是半善。我也曾看过一则报导,一对农村老夫妇把他一生的积蓄都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投入救人的行列当中,所以这对老夫妇是做到了满善,全心全意。
 
  五、从大与小判断。卫仲达有一次在睡觉的时候,被阴司带到阎罗王那里,阎罗王就说:“来,把他的善跟恶的记录搬出来,秤一秤,看哪个重、哪个轻?”结果把卫仲达的恶拿出来的时候,几乎可以把一间房子都占满,而善只有一卷,像一根筷子一样小小的。所以卫仲达一看很惊讶,就跟阎罗王说:“我还不到四十岁,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恶?”阎罗王就对他讲:“只要你起心动念,不论是恶、是善,阴间都有记录。纵使没做,但你的念头里常有恶念,才会这么多。”
 
  卫仲达的善只有一卷,放上去一秤,那小小的一卷善录反而比这么多的恶还要重。所以卫仲达自己也很惊讶,就说:“那一卷善到底是什么?”就把它打开来看,原来朝廷要大兴土木,一定会劳民伤财,卫仲达上奏折建议皇上不要修三山石桥。卫仲达说:“我的建议皇上并没有接纳,为什么也算是善?”阎罗王接着就跟他说:“你这一念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着想,所以这个善非常的大。”善的大小最重要是在我们的心念。当我们了解如何判断善,才能“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而且在行善的过程一定要记住“当仁不让于师”,行善也要不落人后。有一句话讲“不让古人是谓有志”,意思就是说我们学习以古人为榜样,要抱持着不输给古人,甚至还要超过古人。这不是傲慢,我们思考一下,今天你为人父母,假如你儿子跟你说:“爸爸,我这一辈子不可能超过你。”你高不高兴?你会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我已把这么多经验都告诉你了,你还说不要超过我。”当父亲的一定很难过。假如每个学习圣贤学问的人都说:“那都是圣贤人,我们都做不到。”老祖宗会说孺子不可教也。所以我们学习要有志向、志气,“不让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