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民不服吾能”。

【罚一人而天下知所避。】

 

惩罚一个人,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干。所谓成语讲杀一儆百。而且这个罚,一开始就要罚,不然人会有侥幸的心理。

 

【明开塞之路。使百姓晓然知轨疏之所由。是以贤者不忧。知者不惧。干禄者不邪。】

 

赏罚分明,明确老百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那百姓就知道做人的轨迹、做人的道路,他遵纪守法。这样子‘贤者不忧’,贤人不担忧,人民都知道怎么做人。‘知者不惧’,有才智的人就不害怕。‘干禄者不邪’,谋求做官的人也不会走上邪路,因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些领的公家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公务员犯罪,判的罪罚一定比较重,因为他这样伤害的人太多,对不起太多的人。

 

那当然我们看到这个刑罚,刚刚说“知者不惧”,有才智的人就不担忧。我们看这个两百八十二句就有把它进一步作说明。

 

【赏足荣而罚可畏。】

 

赏赐足以使民众感到荣耀,而惩罚足以让民众觉得畏惧。所以:

 

【智者知荣辱之必至。】

 

因为国家这个法令是非常严整、非常公正,所以有才智的人、聪明的人,他就知道荣耀跟耻辱必然会到来,意思就是说,他行善必然会得到荣显。他为国家尽心尽力了,这赏罚都很公平,他当然能够愈来愈有成就;假如赏罚不公平,努力的人没有被赏,谄媚巴结的人都被赏,那这个有才智的人也不肯奉献力量了。所以当整个法令是非常公平的时候,有才智的人就知道荣辱必至,所以一定带头:

 

【劝善之心生。】

 

勉励自己跟大家一起为善的心就生起来了。

 

【而不轨之奸息。】

 

图谋不轨的念头就停下来了。

 

这几段都是赏罚的目的。好,我们回到第一册。了解到赏罚目的是断恶修善,接着,赏罚它的原理、它的做法在哪里呢?我们看两百六十四句讲到:

 

【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代闇主。诛赏各缘其私。】

 

古代贤明的君王,褒奖和惩罚都要依据当事人的功劳或过失,这样子褒奖跟赏罚依照这个标准才公平。公,才能平;平,人心才能安;人心安了才能乐,公平安乐。

 

人(这个领导者)心不公,老百姓心不平。法律只要不公平,人人很担心法律无辜加罪于他,或很轻的罪被判很重,很重的罪只要送很多钱就被判无罪。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百姓能够不担心吗?心能安得下来吗?

 

有一段话是讲到,一个高官,他的下属会敬畏他,不是因为他很严苛,而是因为他很廉洁。他是上位的人,很廉洁,底下的人不敢乱来,被他廉洁的正气所影响,叫“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民不服吾能”,老百姓不是服气我有多强的能力,“而服吾公”,服气我的公平公正。而“公生明”,一个人公正的时候,因为他无欲,他看什么事情清楚。他已经收了什么好处了,他都偏向了、袒护了,他怎么去看清楚事情?

 

所以古人对这些分析非常的透彻,领导者不公平,他的威信就没有了,老百姓的民心也没有了,这个影响非常不好。领导者就是因为失了公平,用自己好恶爱憎在做事情了。

文章摘录自《群书治要360》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