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范公从小以天下为怀,绝对离不开范母的教育。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余」是了凡先生自己称呼自己。他说到,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童年丧父」,最辛苦的还是他的母亲,他母亲还要把这个孩子养大,这确实是含辛茹苦。我们自己的母亲假如是这样子,我们从小就要懂事,长大赶紧回报母亲的恩,让母亲早一点过上好的日子。古人的教诲在《太上感应篇》也说到,「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对于寡妇、年幼的孩子都应该额外的关心、帮助。尤其在乡里里面,要去帮助他,这样才是有仁爱之心。

「老母命弃举业学医」,他的母亲。(小孩哭声)人生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人生也没有一刻不是提升学问的机会跟道场。我刚刚说没有偶然的,是说我是在回想,小时候我有没有去到一个公共场合,人家在讲课,结果我还在那里哭,那可能我就会有这样的果报。人世间说穿了就两个字,就是「因果」,所有的事情离不开因果。再来,任何境界考自己的定力,有这些声音出来的时候,你能不能如如不动,不受影响?

了凡先生的遭遇,相信他会特别体恤他的母亲,听他母亲的话。所以本来他是想要,这个「举业」就是求功名,考科举,以后当官,他有这个心愿。但是母亲讲,希望他放弃学业来学中医。他体会到母亲的心,也想顺从母亲的心意。因为他的母亲讲到了,学医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这个「养生」,「生」,第一个意思是生计,就是生活问题。他从事中医,用心去给人看病,病人感谢,会有一些供养。古人两个行业,是不给人家说做了一定要给人家收钱的,就是当老师跟当医生的人。因为他们的天职是作育英才,当老师的人,师生如父子,那不是利益关系;而医生他是救死扶伤,他的信念就是要把人救活。我记得好像有一个片子,是讲一个神医,他就做了一个比喻很好。他说今天有一条狗生病了,我都要帮牠医治,因为他尊重生命。我把牠医好了,牠咬我一口,以后牠病了我还是会医牠。那是他的信念、他的天职。上天赋予他的一份职责,这个可贵。他有一个中医的技能,可能以后生活没有问题。第二个意思是,他学会中医自己也会保养自己的身体。所以可以养生、可以济人,可以去把人从病魔当中救活过来,帮助别人。

我们看到这里也想到,范仲淹先生小的时候遇到算命的人,他跟算命先生讲,你看我能不能做宰相?算命先生很惊讶,你这个孩子年纪小小就想当宰相,未免胃口也太大了。他看这个算命先生的态度,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不然这样,你看我能不能当医生?一下子变成医生,这算命先生也很惊讶,你为什么从当宰相变成要当医生?范公那么小的年龄就说,因为唯有良医跟良相可以救人。范公那么小,他就以什么为人生的价值?就是救人。所以《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有一个五岁的男孩,刚好他的母亲让他看资料,看到这个孤儿院的情况跟养老院的情况。五岁的孩子看了之后,他在那里装扑满(装钱),他就装满了。他就想:「妈」,本来他的表姐跟他讲存到银行去,他说:「拿去帮助这个孤儿院的孩子跟老人。」然后还跟他妈讲:「有空带我去,我还可以帮他们做一些事,擦桌子,煮饭给他们吃。」「人之初,性本善」。他妈给他买了那个车子,他说我要载着那些小朋友去找他的爸爸跟妈妈,这都是天性。所以孩子从小就让他以救人为人生的价值,他以后一定有出息。范公从小以天下为怀,绝对离不开范母的教育。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