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三教的教育都是劝人改过迁善、修养心性的,都是教育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后来,了凡先生差不多十五岁左右,到了慈云寺。我们看这个「慈」是慈悲、仁慈。这个「寺」,本来的意思是指皇帝直接管辖的单位叫寺。这个很多人不知道,一看到寺想到什么?佛寺。其实佛寺、佛寺就告诉我们,佛教的教育本来是谁管的?是皇帝直接管的。所以那些几百年的佛寺,都是皇帝签名的,御敕的,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皇帝直接管辖的一级单位叫寺,比方外交部叫鸿胪寺。我们从这一个字就可以明白到佛教本来就是教育,而且他是皇帝直接抓的教育。

中国社会,两个很重要的教育,一个皇帝抓的佛教教育;一个是教育部,那个时候叫礼部,教育部长叫礼部尚书,直接抓儒家的社会教育。这两大教育,不是宗教,在清朝雍正皇帝,大家应该都有听过,他就写了一篇昭告天下的文章,说到儒释道三教是好的教育,教化了神州大地的人民几千年。「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三教的教育都是劝人改过迁善、修养心性的,都是教育。

而这个「慈云」也是提醒我们,处处慈悲待人。「云」是表无心,就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做任何事情不带私欲目的的。而这个佛寺主要做两个工作,第一个,把梵文的经典翻译成中文;第二个作用是教学讲经的场所,这个是寺院的功用。

佛家的教育发源于印度,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诞生,他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结果后来发扬光大在哪里?中国。现在印度没有佛法了,大家会不会觉得挺奇怪的?首先为什么是佛法在印度发展起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印度示现?因为在佛门,佛菩萨这样的智者,他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大家应该都听过观世音菩萨吧?千处祈求千处应。在台湾有一个「八七水灾」特别严重,有人在这个急难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都有示现出来救他们,那个是在急难当中去救。而释迦牟尼佛这个示现,是示现了七十九年,很长的时间来给大家讲经说法。因为当时候的印度人看到了六道轮回,他们修禅定,不简单。在禅定当中看到有天,有畜生道,有饿鬼道,还有地狱道,还有人道、修罗这六道。请问大家,你现在可以看几道?最起码人道跟畜生道看得到。那我再请问大家,畜生道的生命、灵性是人的几倍?请问一个原始森林里面的蚂蚁有多少?大家想一想,畜生道的(生命)是人类的几倍根本没法算,天文数字。所以能做人容不容易?太难了。可要珍惜得这个人身,顶天立地的人,好好的再提升自己灵性,不能再堕落下去了。所以人身难得,正法难闻,中华民族的儿女难当。你们都当到了,这一生要有志气,成就自己的智慧、道业,人生要发挥光芒。

所以印度看到六道,他们又起了个念头,人这么多生命都在这个六道一直转一直转,统统在这里受苦,出不去。起个念头:如何出六道?这个念头感得佛陀在印度示现,来告诉人们如何出离六道的方法、智慧,是这样出现在印度的。我们很多朋友也是因为觉得人生好苦,快过不下去了,有没有离苦的方法?刚好机缘成熟就遇到佛陀的教诲。所以人生很多因缘都跟心念的感召有关系。那为什么后来印度的佛法没有了,反而是在中国开花结果?因为印度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阶级的观念。他们分好几个阶级,不平等。而佛家的教育就是告诉大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是平等的。而且圣贤、佛菩萨的平等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卑,尊重他人,自卑而尊人。我用几个成语大家就体会出来了,「生佛不二」,大家看,是平等的,众生跟佛,他是平等的。众生排前面有没有看到?生佛不二。再来「怨亲平等」,你们有听过亲冤平等吗?没有吧?怨亲平等。跟你有过节的人摆前面,你看那个胸怀包容,亲摆后面。怨亲平等、生佛不二,从这些成语都可以看出那些修养处。

而因为他根深蒂固这个不平等,后来又走回他们传统的宗教,这个佛教的教育就传到了世界各地。但是一直承传两千年,不断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华文化特别重视孝亲尊师,孝顺父母、尊重老师。而整个佛家的教育,它也是以这个为大根大本,完全相合。而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孝道,华人一被点拨,「你是孝顺你父母这一辈子,还是希望他生生世世都离苦?」诸位朋友,你希望孝顺你父母这一辈子,还是希望他生生世世离苦?我相信接受过中华文化的人一听到这里,他的整个胸怀、思惟就想得非常远。尤其生命没有生死,这身体是什么?是工具,是为这个灵魂所用的。孔子都讲出来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他这个灵魂,身体坏了,不能用了,他当然要去再换一个工具,当然他愈换愈好。所以人一明白这些道理,他孝顺父母就看得很远,他父母去世了,多做好事利益他的来生,就不会还去杀很多东西,那个都变成父母的负担。这个是整个中国社会,特别重视儒家教育跟佛家教育的原因。

结果他到慈云寺遇到一个老者,长相叫「修髯伟貌」。「修髯」,这个「髯」就是腮帮子有胡须,可能是留了长胡子。「伟貌」,这个「伟」就是长相很不平凡。「飘飘若仙」,长得很潇洒,好像不大像世间的人,有一种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气质,就是清心寡欲的人。「余敬礼之」,他看到这样的长者也格外的恭敬。了凡先生那个时候才十五岁左右,他看到长辈都懂得恭敬对待,也很大方,也不会扭扭捏捏的。我们几千年来教育小孩,教他稳重、教他大方。

文章摘录自《了凡四训》蔡礼旭老师讲述